读《低年级语文这样教有感》四
书中作者在讲阅读时提到,心理学研究表明,9岁之前是阅读发展的关键期,在此之前是“学习阅读”,9岁之后则是“通过阅读来学习”。如果在9岁之前还没有培养出阅读兴趣,学习和运用基本的阅读策略,今后将出现“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现象,也必将影响到其他学科能力的发展。
阅读能力的提高,除了利用课堂的传授技能,课后也需要不断的巩固。课堂主要是书本上的内容,除了书本上的内容,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课外阅读的辅助。平时爱看课外书的学生和平时不喜欢看课外书的学生,课堂的反应也截然不同,更不用说造句、把句子补充完整、写话等考验阅读能力与运用的题目来。
平时有良好的看课外书习惯的学生思维更加活跃,也更愿意参与到学习中来。当他感受到阅读带来的成果,他也会更加的喜欢阅读。相反,一些学生没有良好的看课外书的习惯,思维不够活跃,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那对于学习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在学习上就会显得被动。所以引导学生花时间看课外书及其重要,怎样让学生对看课外书产生兴趣也是值得思索的。
学校教室后面有图书角,每学期我都会买一些书放在上面供学生阅读,也鼓励学生把家里看过的课外书带来和其他同学分享。鼓励学生下课后端着小板凳去图书角自由阅读,我也会把教室里多出来的桌子放到图书角,摆上绿植,给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除了课间的课外阅读,课上我也会利用刚上课的几分钟,让孩子准备一个成语故事和大家分享,并交流听完故事以后的想法,学生们都很乐意参与进来。一学期下来,学生可以积累很多成语故事,有些或许有些故事的意思记不清楚了,但只要学生脑子里还存着一丝印象,那也是一种收获。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坚持一步一个脚印,才会有可喜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