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短短的三十八个字,就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的简要概括,这本《孔子传》就是巧妙地利用孔子的自我评价,借用史书典籍和对历史的考证,将孔子的一生用故事的方式叙述出来,并将孔子的思想融入到他每个境界提升的阶段之中,他对真理的追求、对道德的评判、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以及对于自己所受的各种责难、非议的化解,都通过他一生的经历和与弟子们的言谈中细细展开,故事的串接有理、有证,可以说是为我们揭开了孔子一生谜一般的真相。
孔子的一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关于对孔子的评价,早已盖棺定论,这么高的评价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只有作为民族的精神导师的孔子才配得上这样的评价。他生在乱世,一直追求社会的和谐,他是那个黑暗社会和混沌年代的智慧之光;他早早就励志追求真理,也将毕生时间精力都奉献给了真理;他的从政思想虽然得不到当权者的支持,但他仍然心系苍生百姓,并力所能及教化君臣民走向正道。在那个礼乐崩坏的年代,他这样的贤达却成了当权者排斥的对象,他累累如丧家之犬,但依然刚强地扛起拯救社会与苍生的重担。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不是一种政治的不成熟和不聪明,而是对于社会和百姓的担当,对于真理的热情和勇气;我们说,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就是那些即使深陷冤屈仍不忘报效国家的仁人志士,那些不为人知却默默支持的平民百姓,而他们都是孔圣人的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