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奇妙的世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7-2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孙美芬

《我们奇妙的世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洛阳中心小学  孙美芬

 

教学目标:1.认识二会字,会认会写11个生字,指导书写“幻,芒,普”,三个生字,用多种方法理解“变幻,光芒,余晖,光辉”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部分段落。

          3.能理清课文脉络,知道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把天空和大地的奇妙写清楚的。

          4.能利用句式,写一写太阳和云彩的奇妙,并拓展天空还有哪些值得珍藏的奇妙之处。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想象世界的奇妙,能说出课文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天空和大地的。

教学难点:仿照例句,展开想象,发现并写出极普通的事物的美。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1.(播放奇妙的世界的视频)上课之前,先给大家看一段视频,

2.你看到了什么?

3.教师总结:是呀,四季交替,花落花开,太阳东升西落,群星闪耀夜空,一切都是那么神奇美妙,今天,就让我们带着发现的眼睛,走进英国作家彼得·西摩笔下的《我们奇妙的世界》,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大脉络

1.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如果要你把整篇课文浓缩成一句话,你会选哪一句呢?

预设:第一句或最后一句。

2.看看这两句,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开头和结尾互相呼应预设。

预设2:课文是按总分总的结构来写的。(师评:这就是文章独特的结构)

3.齐读这两句。是呀,只要我们用心寻找,就能发现这个世界有无穷的奇妙。那么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世界的奇妙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出示要求:(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读完后找一找,课文是从哪两方面来写世界的奇妙的?

4.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5.交流:课文是从哪两方面来写世界的奇妙的?(天空和大地)

追问:你是怎么找到这两方面的?(出示课文)

  1. 是的,找到关键的句子,就能帮我们理清课文的脉络。

  2. 再读课文,完成思维导图

  3. 示范思维导图

    刚才我们读出的课文结构,可以用思维导图来表示(出示思维导图的一级、二级图)

    2.课文是怎么具体写天空和大地的珍藏的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出示要求:圈出作者写了天空和大地的哪些景物,继续完成思维导图。(可以参考老师的,也可以自己创新)合作任务重点就在写了哪些内容,完成思维导图

    3.出示两位同学画的思维导图,指名简单阐述。指导发现两种思维导图的不同之处,鼓励创新。(重点看有没有讲清要点,整理有没有遗漏)

    4.作者在写清楚天空和大地是,选取的不同的景物来描写,这就叫言之有物

    5.关注天空描写的景物,齐读词语,指名读词语,正音:余晖。联系上下文解释。余晖:傍晚的太阳光。和“光”有关的本课还有两个词语:光辉,光芒。指名读准。光芒的“芒”在字典中有三种意思:(1)草本植物。(2)植物上的细刺。(3)像刺一样的东西。在“光芒”这个词语中,应该选第几种?(边说边画简笔画)6. 结合思维导图读文,思考每部分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天空是从一天早到晚的顺序,大地是四季顺序。如此看来,想要把事物写清楚,就要言之有序。

    .聚焦“天空的珍藏”,发现奇妙之处

    1.读一读二至八小节,说说这些事物奇妙在哪里呢?

    同桌合作学习:你觉得天空的珍藏奇妙在哪里?互动交流。

    预设一:太阳

    1)同桌读第3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交流奇妙之处。

    2)早晨的太阳和傍晚的落日有什么不同?出示这两段文字。

    预设:不一样,早晨天空从粉红色变成蔚蓝色,傍晚天空不断的变幻着颜色。

    是:可能刚刚还是金色,一会儿就变成红色,再过一会儿,又变成了紫色。变化没有规律,不可预知,这就叫“变幻”,读准,老师范写,学生书空,强调偏旁。

    3)欣赏落日的图片,你也能用比喻句来说一说此时的落日吗?

    4)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变化。

    5)总结:作者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了天空颜色的同样的太阳用了比喻和想象,也写出了不一样,太阳就好像有了生命,真奇妙。

    预设二:云彩

    1)指名同桌读描写云彩的句子。说出奇妙之处。

    2)晴天的云彩和下雨前的云彩一样吗?

    3)欣赏晴空云彩图片,你能用“云彩像        ,它在讲       的故事”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你看到的云彩吗?如果你能说两句,可以用上“有的……有的”把句子连起来。

    预设:有的云彩像一只雪白的绵羊,它在讲狼和小羊的故事。

          有的云彩像一个蛋糕,它在讲一个开生日会的故事。

          ……

    4)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奇妙。

    5)总结:通过比喻和想象,我们也看到了云彩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好像在讲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仿佛云彩也有了生命,真奇妙。

    预设三:雨点

    1)当云彩变得又黑又重时,雨点就会……。指名同学读描写雨点的段落。交流奇妙之处。

    2)有感情地朗读。

    3)教师引导:描写雨点时,作者没有写颜色和形状,写了雨点的声音,雨点好像在演奏一首曲子,好像有了生命,真神奇。

    4)百度百科上是这样说雨的形成的,你更喜欢哪种表达?

    预设四:水洼和群星

    1)指名同桌读,

    2 引导交流:水洼和群星,水洼像镜子,想一想,谁会来照镜子呢?

    群星重点体会比喻的贴切。感情朗读。

    4.教师总结:在写天空时,作者从颜色、形状和声音,运用了比喻和想象,按照时间顺序有序地写出了天空的神奇,让我们感受到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可见,想要把事物写清楚,就要观其色,看其形,听其声。

    5.那么,天空还有哪些值得珍藏的奇妙之处呢?你也能带上发现的眼睛,用上比喻和想象,来说一说吗?如果你能说出两种以上,一定要想一想顺序哦!

    6.大地究竟神奇在哪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芒”“普”

    要点:大结构菱形,横间距相等。

    2.范写。

    附:板书:                   

                      我们奇妙的世界                                                                                                                                                  

                                                            言之有物

     

        天空                        大地         言之有法    观其色        

                                                                                  听其声

                                   

             一天                   一年                         

     

                         奇妙无穷

                         仔细寻找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