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佐藤学认为:学生在认识和表现事物的同时,也在表现自己并建构和他人的联系。在这类学习中,其不确定的思考或表现与那些确定的思考和表现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课堂上经常会有不确定的回答,我们教师大多没那么有耐心去听他们吞吞吐吐、结结巴巴、像挤牙膏一样地去说。其实:
不确定的思考和表现往往在创造性的思考和表现中更能发挥威力,一切创造性行为都是发自不确定的语言。课堂上,学生的思考脱离了常规思维,正在酝酿中,思考得还不够成熟,为了就发言表达自己所想,就举手发言了,这样的回答带有很大有确定的成分。如果遇上这样的回答,教师最要不得的是棒杀这种思考、这种回答,如果这样的话就扼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萌芽。学生在学习新知识过程中,思维出现障碍的体现,这个障碍需要教师或其他同学疏通。像这种不确定的言语,最能深入到其他学生的心中,只要帮助这个学生扫清了思维障碍,其他有同样思维障碍的学生也将扫清自己对新知识认识上的障碍。表面上,教师是为某个学生扫清了对新知识的障碍,实则为许多有同样障碍的学生理清了对新知识的认识,一举多得。同样,教师最要不得的是棒杀这种不确定的回答,要知道这种回答的障碍处大多是具有代表性的,出现这种障碍的学生在内心深处是迫切希望教师能及时帮助他们的。扼杀了学生这种不确定的回答,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更为严重的是回答问题的学生再也不愿意举手发言了。
由此可知,教师必须慎重对待学生不确定的回答和表现。当遇到这种情况时,要告诫自己这种回答具有重要意义,不可以棒杀,要慎重对待。
总之,《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很有借鉴意义,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胸怀一颗尊重儿童的心,多一点坚定,多一点信心,多一点实践,多一点思考,从小小的个体开始,进行一场“静悄悄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