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傅聪谈音乐》读后有感(徐莉莎)
发布时间:2017-06-3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徐莉莎

书 名

《与傅聪谈音乐》

作 者

艾雨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

1997-12

作者阐述的主要问题、阐明的主要观点

本书内容:学钢琴的人为了学习,有心注意你手的动作,他们总不能算是“观众”吧?手的动作决定于技巧,技巧决定于效果,效果决定于乐曲的意境、感情和思想。对于所弹的乐曲没有一个明确的观念,没有深刻的体会,就不知道自己要表现什么,就不知道要产生何种效果,就不知道用何种技巧去实现。单纯研究手的姿势不但是舍本逐末,而且近于无的放矢。

读书心得(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等)

这本书的第一部分是,傅雷傅聪问答方式谈音乐。从所问的问题和方式来看,傅雷时非常直率的,问的时候也很严苛。比方第一个问题,就把我镇住了“有些听众觉得你弹琴的姿势很做作......你对这一点有什么看法?”傅聪的回答,也让我更正了听音乐会的习惯“心有所感,不免形诸于外;那是情不自禁的,往往也并不美,正如吟哦诗句而手舞足蹈并不好看一样。”傅聪希望有一部分观众更应该调整自己的态度,对于音乐会定位为听众。
  在问答之间,有一些观点非常好。傅聪提到了教学相长,老师也要“不耻下问”,能取才能更能予,学生则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不盲从。又例如乐曲的节奏在演奏家的手下是从心里发出来的。还有不少。不一一列举。
  傅聪提到自己有时急于把体会的思想情感传达给听众,越详细精微越好,往往会造成手的神经受伤。这在我听这次音乐会之前,就听到有人关心傅聪的手的健康。看来,傅聪那一腔的对艺术的真挚的追求和努力传达给听众的那种最好的感受的要求一直保持。真希望老人家可以在以后稍微轻松些。用这本书傅聪先生的最后的谈话,人生有许多不平等之处,但追求理想的精神是完全平等的,the purity of heart is to love one thing.热爱你的选择,成为你的选择,成就你的人生吧。

 读者:徐莉莎                     2017年6月30日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