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校长信箱 怀念旧版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科研>>教师美文>>文章正文
小学音乐教学与审美(徐莉莎)
发布时间:2017-06-30   点击:419   来源:原创   录入者:徐莉莎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教学的基本教育理念,我们把音乐审美教育作为我们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音乐的美,给人一种“赏心悦目”“悦耳动听”的感觉,音乐以其独有的艺术美,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为,从而使人产生愉快的感觉。

审美教育是一个长期的间接的过程,不是单纯的通过老师的说教就能达到教学目的的,它可以通过社会  学校 家庭等各方面从而对学生的审美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最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首先要做好对小学阶段学生的音乐与审美的教育,教育和引导学生正确的审美 鉴赏美 创造美的基本能力。平时要积累丰富的音乐审美经验。音乐审美经验是学生欣赏和创造音乐作品时产生的认识和愉悦的心理体验。要从多方面努力。如背记乐曲的主题和旋律,倾听音乐的节奏特点与和声效果,听出音乐作品的基本情绪(或欢快跳跃、或优美抒情、或热烈奔放、或深思怀念、或舒展辽阔、或起伏跌宕)。熟悉声乐曲要知道声乐的各种演唱形式,听出各个声部的音色特点。熟悉器乐曲要知道器乐的各种演奏形式,听出常用民族和西洋乐器的音色,初步懂得各种乐器的性能与表现力。作者和作品的时代背景、民族特征、作者的创作个性、标题、音乐语言的表现功能、曲式和体裁。同时要进行从简单到复杂的听觉器官系统即音乐听觉能力的训练并形成习惯。因为马克思说过: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

其次,形成高尚的音乐审美情趣,也就是对音乐作品的态度。在音乐审美活动中,选择什么美的审美对象,在很在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的审美情趣,也体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境界,由于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擅长于表现人的内心情感,在欣赏时,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积极的形象思维活动,动之以情地进行联想,让自己的情感与作品发生共鸣。从而进行美的熏陶,寓美于心灵之中。让作品所体现的人类精神文明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