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带着学生读《建功新时代》,书中一个个杰出前辈的事迹,在这段祖国艰苦奋斗的岁月中灿若星辰。
邰丽华,这位特殊的舞者出生于湖北宜昌,2岁时双耳失聪,5岁时又失去了语言能力,从此她便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但她对舞蹈产生了兴趣,这样用美妙的肢体动作代替话语来向外界进行表达,成了她人生中一束光。不屈、努力的她,顺利从湖北美术学院毕业,一直默默从事着热爱的舞蹈事业。
直到邰丽华于2004年在雅典残奥会上领舞《千手观音》震撼世界,并登上2005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她走进了全国人民的视野。看着这段舞蹈中错落有致的动作、充满节奏感的律动以及堪称完美的走位,我不禁思考:对于聋哑人来说,要练成这支难度系数极高的舞,是何等的困难?她们怎么感知节拍?怎么培养默契度?又要怎么高效沟通?一连串的问题下,我对她们的敬意也油然而生。
人们都忌讳“残缺”,有“残缺”的人总是被定义为弱者,接受着社会各界多一分的同情与关怀,或许这并不是他们最渴望了,他们渴望用常人十倍乃至百倍的努力去证明身体上的残缺无法将自己打败,反而能为这个世界创造一份独特的“美”。
上帝在她耳边砌了一道隔音墙,可她以梦为马,以坚毅为利刃,冲破了这道墙。她是一朵静默盛开的花,无声,却有着雷霆万钧般生命的张力,影响着千千万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