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名 | 《黄爱华与智慧课堂》 | 作 者 | 黄爱华 |
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06年4月 | |
作者阐述的主要问题、阐明的主要观点 | |||
“丛书”作为培训教材,其目标读者是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教师,以及那些准备以教师作为其终身职业的人。一方面要求作者水平要高,另一方面要求“丛书”重在可读、可学、可鉴赏。所以“丛书”除每本书的书名和内容外,编写体例统一,均有成长之路、教育观、典型案例、社会凡响以及成果展示五部分组成。 | |||
读书心得(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等) | |||
只有智慧的教育,才能培养智慧的人。只有智慧的教师才能培养处智慧的学生。 这学期我们四年级数学组有幸研读了《黄爱华与智慧课堂》一书,获益匪浅。这是一本很值得数学教师一读的书。这本书记录了黄爱华的成长之路和他的教学主张。读后有几点感触,记录如下。下面我分三个方面具体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一、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我的成长之路”中有这么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是在业余时间里的所为和所不为。黄老师的闲暇时光基本上都是在读书中度过的。书成了黄老师的宝贝,每当他能借到比较好的书就如获至宝。他曾经在一个星期内看完《特级教师课堂实录》并写下近十万字的笔录。还有一次他发现同事那里有一本200多页的好书,便要借阅,谁知那位同事脱口说道:借你一晚吧。就在那晚黄老师看到凌晨四点多,作了详细的摘录,当第二天同事们看到他浮肿的眼睛之后都惊呆了。正是黄老师这种不知疲倦、如痴如醉地读书精神使他积累了深厚的文化知识,接受着新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不断地超越自己,才有了今天的成功。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总觉得自己做得已经很好了,能够在课余时间里主动学习钻研自己喜欢的东西,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深深感受到自己所做的还远远不够。我想这也正是与名师之间的距离吧。读一本书容易,像黄老师那样把读书看成一种乐趣,如饥似渴地读书并不容易。任何人都可以使梦想成为现实,但首先必须拥有能够实现这一梦想的信念和毅力,有毅力才能成功。我觉得我缺少的正是这种毅力。尤其身为教师,必须不停地学习,做一辈子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一个有涵养有魅力的人格的支撑,更是一名教育者的课堂底蕴的支撑。今后我要向黄老师学习,做一个爱读书的人,活到老学到老。 二、智慧化的课堂 第二篇“我的教学主张”是本书的重点,阐述了黄老师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观点,印象最深的是黄老师那富有智慧的课堂。 黄老师认为“数学应该是现实的,是生活化的,是儿童乐于做的”。在教学中应该创设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应该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倾注真挚的爱。在课堂上既要有宽松的环境、和谐的氛围,更要有全情的投入、激烈的争锋。课堂不仅仅使学生停留在快乐学习的状态,而是进入真正思考的创造境。研读一个个教学案例,可以看出黄老师那些巧妙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它给枯燥的数学知识赋予了生命的内涵,它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师生“学习共同体”,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师生之间是一种精神交往关系,教学过程因此成了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成了学生自由表达观点、畅谈体验,充分展现个性的过程,成了师生双向交流的互动过程。 三、我要学习黄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寓教于乐。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去尝试、去发现。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同时,也尽力使自己早日拥有一个充满智慧的课堂…… 今后我要多读书,多读教育专著,向名师们学习,多去研究教材,合理大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多去研究学生,寻找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开启学生纯真的心灵,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与学生一起营造和谐高效的课堂。 由于时间关系,阅读得比较粗浅,有的还没有看完。借用黄孔辰老师的评价“与其说黄爱华老师是一位名师,倒不如说黄爱华老师是一本书,一本只有认真思考、认真实践后才能读懂的书”。我想,这本书今后我不光要认真读完,更要在教学中实践。
| |||
读者:吴杰 2017年5月 17日 |
阅读明星[更多]
- 三3班阅读明星04-27
- 三2班阅读明星——王梓欣04-27
- 四1阅读明星04-25
- 四3班阅读明星04-25
- 四2班阅读明星04-25
- 五(10)班阅读明星 叶紫萱04-23
您现在的位置是:
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图书馆>>读后感
读《黄爱华与智慧课堂》有感(吴杰)
发布时间:2017-06-2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吴杰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