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牛和鹅》第一课时
教学片段一:
师:词语读会了,相信放在句子中你们也能读好。(出示第二小节)请大家一起读,用声音告诉沈老师这是动词。
师:我们一起把刚刚的动词找出来,透过这些动词,你发现孩子们在?
生:欺负牛
师:你看,一开始只是比较温柔的动作(出示批注),随着牛的反应,再写得寸进尺的动作(出示批注),最后写胆小的我也敢欺负牛。(出示批注)像这样把我们的阅读感受写到相应的地方就叫做----批注。(板贴)
师:看着这三个批注,你们觉得写批注要注意些什么?
生1:换行时,开头要空两格;
生2:字要写得小巧工整;
生3:要有标点;句子要写完整
师:这是通过感受动词做的批注,我们把它叫做针对作者写法的批注。(板贴)
教学片段二:
师:牛很温顺,我们却得寸进尺地()
生:欺负它(板书:欺)
师:那对鹅呢?你来读读。(出示第四小节)我们对鹅是害怕。(板书:怕)。出示批注(此时,鹅在我眼中已经不是鹅,它像……)
这是我们读了这段之后的感受,叫做感受批注。(板贴)
师:我写了一半的批注,你来帮帮我好吗?对鹅的害怕你也能像他一样读出来吗?指名读。
师:人们对牛和鹅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出示第一小节)你们从这一小节中的不同态度里有什么发现或者有什么疑问吗?
这里肯定有原因,你来读读。
生:我发现这里有一个-----分号,说明有两种意思。
师:谁来读出这两个意思,注意停顿。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出两个意思了吗?谁来说说看?
师:所以一个小作者写下了这样的批注(出示:事情真的是这样吗?)和刚刚的批注比你有什么发现?
生:这是一句问句。
师:是啊,像这样用疑问写得批注就叫做疑问批注(板贴:疑问)
师:所以我们知道了做批注有三种方法,分别是:写法批注、感受批注和疑问批注。
教学片段三:
师:读读这段文字,试着从今天讲的三个写批注的角度以及写批注的注意点,自己在书上左侧空白处写写看吧。
(老师看到有的同学在所在句子上圈圈点点,这个习惯很好,可以让批注更有针对性。)
展示学生的批注,交流。
反思:
“批注式阅读”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将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惑以文字的方式,在文中及空白处进行标记和书写,用来帮助理解和深入思考的一种读书方式。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圈点批注,自学字词,潜心回文,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解读文本,进行内容理解、情感体悟、表达鉴赏和质疑问难;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交流,开展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将听说读写语文实践融于其中,达成各项学习目标的阅读工程。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第一次正统地接触批注,所以我采用先引导的方式,出示典型段落,让学生在抓动词的基础上,体会出示的三个批注的特点,有目的地让学生感受原来只要对文章有感想、有疑问等都可以在文中的空白处写下来,以此来表达自己的见解。“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同一篇文章,不同的学生也都有自己独到的感受,课堂最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针对有感受的地方写写批注,交流的同时,不仅能为课堂抹上色彩,还能让每个学生都能从其他同学那获得想法,解读文章的角度多了,学生也通过做批注的方法做了回思考的主人,促进了课堂知识的积累,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批注利于学生阅读,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好处是很多的。但要想让学生养成作批注的习惯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不可否认,现在喜欢阅读的学生并不多,而能在阅读时自觉作批注的学生人数就更少了。学生作批注大多是停留在课堂之中,就像鲜花离开了花盆就会枯萎一样,一旦离开课堂学生就很少作批注了。因此,要想真正使学生在批注中受益,必须使学生从心里爱上批注,不得不说,我们语文老师任重而道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