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清粥》
作者:王岫榕
开头:清粥是最家常的饭食,自然也不需要高贵的香米,普通的新鲜白米即可,洗过,泡过。傍晚,几朵夕阳的余晖打在灶台上,开始煮一锅清粥,只米和水,还有一颗悠闲的心,简单明了。
结尾:愿为自己慢慢煮一锅白米清粥的人,也在生活的大命题中将自己慢慢的熬煮着,不激烈,不偏执,不放弃,一点点让灵魂散发出香气。
清粥应慢煮,米水在锅里渐渐相容,人在一旁过着清淡平凡的日子。待米水融为一体,清粥出锅,氤氲出淡淡的清香。用心慢慢熬煮一锅清粥,可以平静躁动的心,滋润乏累的身体。而人也该像清粥一般,不激烈,不偏执,不放弃,一点点让灵魂散发出香气。这大概就是对《清粥》的概括了吧。
本文详细描写了煮粥这个富有情趣的过程,把枯燥写成了浪漫,接着又以清粥,象征出闲适自在,清幽寡淡的慢生活,表达出对这种生活的欣赏与喜爱。慢煮的清粥与好友随意煮的粥相对比,突出慢慢精细熬煮的粥才能散发出香气。同样的,人也应该在平淡中认真的锻炼自己,方能散发出灵魂的香气。谋篇布局,连贯顺畅,由事即理,由物至人,用朴实平淡的语言,透出自己低调处事,精修自我的世界观。用最平常的小事,激起读者内心的共鸣。
开头简单几句,交代了慢煮清粥的准备工作,看似简朴,却又透着高雅,把最简单,最普通的画面,放在橙红的夕阳之下,和谐又温暖。结构上,照应标题,引出下文。内容上,以画面开头,极具画面感,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结尾,由物及人,总结升华,突出主题,呼应标题,短而有力,柔而透刚,让人信服。
全文节奏舒缓,没有特别激昂的语调,读起来,心就会慢慢的静下来,沉稳、和缓。就好像文章所提倡的那样,在平凡与漫长中感受幸福。“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宽,而狭者自隘;风花雪月本闲,而扰攘者自冗。”
永葆一颗暗香盈袖的心,做一个芳香满怀的人,让每一个日子里都溢满生命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