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   (高英菊)
发布时间:2020-03-3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高英菊

《孩子是个哲学家》读后感  (高英菊)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开学延期,基于这样的情况,很多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卷入中小学的在线教学,一些人表现出了焦虑烦躁情绪,在所难免。从近期一些作业反馈的情况看,线上学习效果学生之间差异较大,的确如此。这期间,我收到很多家长的抱怨,看着孩子仍然不知上进的样子,家长的耐心渐渐消失殆尽。孩子对家长的态度变得越来越冷漠,任何一点小事就随随便便发脾气,到底是哪里出错了?
    一本《孩子是个哲学家》在这个关键时刻映入我的眼帘,有些人说,这本书可以经常读一读,每次都能得到启示,而此时我想得到的答案是:小孩儿的生活哲学到底是什么?

这本书是意大利作家皮耶罗·费鲁奇的作品整本书简单易读,书中写的是在生活里,每个家庭都能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小故事,是作者对不同的状态引发的思考。每一个父母都不是天生的教育家,他们所有的问题和局限都会在“家庭”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无处藏匿,谁都可以在出现问题时假装没事,到外面去逃避一下家庭问题带来的疲倦和低落,但是孩子却每天都会把这个家庭的戏剧搬上舞台——快乐、沮丧、耍横、歪曲事实、敷衍了事……家庭里每一个人时而亲近,时而冷漠,时而聪明,时而愚蠢,所有的情景都在孩子身上上演,在孩子的身上,有每个成年人行为的浓缩。很多父母并不知道,孩子,是把你的潜力释放出来的那个人,解决孩子问题的时候,你会无时无刻的被迫在培养着思想上的敏锐和头脑里的智慧,孩子的蜕变,总是让你变得更加生机勃勃充实而完整。
    在读书的过程里,我总是在被强调着承认一个事实:人生不会按照我的意愿走,孩子不属于老师,也不属于父母,属于他们自己,属于生命。我应该学会接受,接受代表的是挣脱自己心理上不必要的挣扎和自责,从书中,我明白了家长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少干涉、多观察,而不是习惯性地打断、揭伤疤、强制、发号施令,我们应该学会等待,尊重他们生长的过程,学会他们带给我们更多的成长和领悟。
    看完书,我陷入了思考。我不光是教师,同时我也是一位母亲,面对孩子们的成长时,哲学的思想无处不在。哲学是表述和界定的事情或事物,是人类为了提高思维能力,为了更加有智慧而进行的思想认识活动。现在想想孩子们应该也是一个哲学家吧,他们用行动指导我要生活得更加艺术和智慧,同时也让我时常地进行人生道路的系统反思,让我在不断前行的生活道路上,学习用智慧去生活。我会把所感所悟,用实际行动表达出来,五2班的孩子们!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