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读后感(李玲霞)
发布时间:2020-03-0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李玲霞


《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读后感

古语有云:“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即为思维思想思路之意。也就是说对学生而言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才能升华到思想,有了思想,学习的思路才会更加清晰。也就是说思维、思想、思路之间存在着某种递进关系。我们希望学生由自己的思想,会学习,但是平时学生中灌输的多,培养的少。因此着力培养学生形象、准确、敏捷的数学思维是学生提高数学能力,完成高效学习的关键。

大量的事实和科学研究已经证明,思维训练与传授知识并不矛盾,前者改善知识获得的心理机制,促进各题产生新的逻辑,后者帮助个体接受新的经验知识,为思维提供加工原料,两者相辅相成。因此进行专门的思维方法培养是一种有效且有价值的提高思考力的途径。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语文思维呢?

1、教师是语文思维培养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罗素指出,教育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教师成为学生自主思考的指导者,其价值远甚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所以教师首先要对学生怀有无尽的爱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精神。用自己的思想点燃学生自主数学思维的意识,点燃学生独立探索的精神。

教师亲和力将成为学生数学思维开发的发酵粉。教师的亲和力能引起并维持学生数学思维的生成。内在的学习动机来源于机体的认知系统,教师的亲和力会增强师生间的互相信任,促进同学之间的和谐,这些都是学生思维培养的基础。

2、教学中注重联系的教学

我们在教学中往往更加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我们应当将以知识记忆为主的教学,转向以建立联系为主的教学,加强概念与概念,已学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起数学知识的网状结构框架,学生有了联系的习惯,把握知识的重点会更加明确。

3、建立探究学习的方式

爱因斯坦说:“知识仅限于我们目前所知道和了解的一切,而想象力将覆盖知识和理解的一切。所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是学习的基础,激发思维之源。加强探究学习有利于改变单一的学习方式,能够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优化教学国学培养的正是学生的数学思维。

4、将学生的思维画下来——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思维导图是有效的思维模式,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有利于人脑的扩散思维的展开。通过画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思维层次,也可以让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加有层次性,将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有机结合,将新旧知识得到真正的转化。

总之卓越的教学必然有活跃的思维,只有培养好语文思维才能完善卓越的教学。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