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对孩子的殷切期望,于是造就了几乎每个家长都会给自己的孩子报兴趣班,有的甚至会报好几个,形形色色的兴趣班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作为一名老师,我觉得兴趣班本质上是好的,给孩子多方面的培养,提升自己孩子的能力,这都无可厚非,但是有些家长渐渐把兴趣班过分神化,觉得兴趣班非上不可。
其实孩子上兴趣班我是非常赞同的,我觉得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些课程让孩子学习,这样既学到了一些特长也丰富了孩子的生活。
然而现在很多家长只是出于典型的攀比、盲从和功利思想,一哄而上,不问好歹,也不结合孩子的特性和兴趣,盲目报名;还有一些家长由于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随随便便就替孩子做主报名;更有一些家长“拔苗助长”,一连报了好多个班,孩子疲于奔命,效果差强人意,最终伤害了孩子。实际上,如今的“兴趣班”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沦落为家长的“兴趣班”或者社会的“兴趣班”,良莠不齐,超前教育,孩子则成为不能自主的“试验品”。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是一场短跑。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和特长,在漫长的人生历程中,青少年时期只是其中重要的一段。每一个时期,都会有新的“起跑线”。因此,需要用一颗寻常心看待“兴趣班”。孩子拥有一两门特长是必需的,对于他们以后适应社会、实现个人价值利大于弊。但不能让“兴趣班”成为孩子的“第三学期”,更不能成为家长盲目攀比的“烧钱场”和戕害孩子身心健康的“无趣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