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5班 优秀作文
发布时间:2019-12-2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孙美芬

难忘的梳篦之旅

洛阳中心小学 三(5)班 费妙灵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小记者实践活动,心情十分激动。

我坐在车里,憧憬着这一次奇妙的旅行,心想:什么时候才能到呀。想着想着,觉得车子开得特别慢,好想赶紧去看看那里藏着哪些有趣的秘密。忽然,只听“咔”的一声,车子停了下来,我们来到了凤凰谷。老师带领我们走进了美术馆。霎时,我看见了许多各式各样的梳篦。它们仿佛争先恐后地向我们挥手,好像在说:“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美术馆!”“好漂亮啊!”大家纷纷赞赏道。

首先,老师给我们介绍梳篦的来历。梳篦即木梳和篦箕。常州梳篦制作技艺形成于东晋时期,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江南有谚语:扬州胭脂苏州花,常州梳篦第一家。20086月,常州梳篦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常州梳篦真是名不虚传啊!

我们又参观了梳篦的制作过程,并且亲手制作了一把梳篦。我拿着梳篦的原木材料来到打孔机器旁。在工作人员悉心地帮助下,我顺利地完成了打孔这道工序。然后我又来到打磨的机器旁边,一位慈祥的奶奶教我怎样打磨梳篦。不一会儿,梳篦在我仔细地打磨下变成了弧形。我用手摸了摸,好光滑呀,就像小朋友的脸蛋一样,用鼻子闻了闻,一股原木的清香扑鼻而来。最后,我们带着打磨好的梳篦回到了座位上,准备为梳篦装扮。我拿起画笔小心翼翼地蘸了点颜料,跟着老师一起在梳篦上画画。心想:我一定要好好装扮梳篦,让它变得漂漂亮亮的。在我不断地努力下,梳篦终于制作好了。我开心极了!画上的竹叶高兴地笑弯了腰,好像在对它旁边的小燕子说:“春天到啦!欢迎你再次回到美丽的家乡!”

一转眼,活动就要结束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美术馆。参加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很多梳篦的知识,也对家乡的历史有了新的认识。我爱我的家乡—常州!

指导老师:孙美芬

 小记者兴致勃勃地参加第一次小记者活动,听讲座,动手做梳子,涂色,忙得不亦乐乎。从中学到很多,收获满满。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