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追过的耐克——刘希
发布时间:2019-11-0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刘希

那些年追过的耐克

——《鞋狗:耐克创始人菲尔·奈特亲笔自传》读后感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同时要敢于冒险,别让才能掩埋在这片平庸的土地上。菲尔·奈特在年轻气盛时选择了环球旅行,以他的聪明才干完全可以找份安稳又高薪的工作度过余生,可他不甘于平淡而勇往直前,从最初代理鬼冢虎到后来创立耐克,他的精神和事迹完美地诠释了“创业”——为了把更好的自己展现给世界,同时,也为了让世界变得更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都在努力恢复经济发展,而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又是战胜国,除了珍珠港遭到重创,本土并未受到战争的残酷洗礼,战后的众多年轻人变得粗犷豪放、落拓不羁,以浪迹天涯为乐,反对一切世俗陈规和垄断资本统治,寻求新的刺激和绝对自由,以此向体面的传统价值标准进行挑战,文学史上被称作“垮掉的一代”。菲尔·奈特生活在那个年代,年轻气盛,多多少少受其影响,1962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后,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环球旅行,来一场全球背包之旅去游览地球上最美丽、最神奇的地方,这样的旅行对他而言是神圣般的存在,他真正渴求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精神联系,体会中国人所谓的“道”,雅典人所谓的“理”,印度教徒所谓的“智”,佛教徒所谓的“法”,以及基督教徒所谓的“灵”。跟一般家庭的冲动少年一样,与父亲争吵后依然坚持自我,怀揣父亲施舍的一小笔钱开始了旅行,旅行期间做过兼职,但都不满意。菲尔·奈特原本是一名跑步运动员,大学期间写过一篇关于跑鞋的研究论文,展现出对日本的跑鞋的浓厚兴趣,所以旅行的重中之重就是去日本寻求商机。想在一个陌生的国家做生意,首先要了解其文化,菲尔·奈特被日本的禅学深深吸引,禅学认为现实不是线性的,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只有现在,禅学明确地宣称自我根本不存在,忘记自己才能真正的看清自己,特别是在竞争中,禅学认为,在我们忘记自我和对手时会取得胜利,自我和对手不过是整体的两半而已,此类禅学思想深深扎入菲尔·奈特的灵魂,为日后的创业奠定牢不可破的思想基础,也融入了将来耐克的文化之中。在其他人的帮助下,菲尔·奈特与日本知名运动鞋公司鬼冢虎签约,获得了鬼冢虎在美国的代理权,与此同时,在和日本人谈判时即兴发挥编造的蓝带体育公司悄然成立。

蓝带体育公司不可能只有菲尔·奈特一人,他需要一个合伙人投入资金,他首先想到了自己的田径教练比尔·鲍尔曼,因为他不仅仅是一名田径教练,还是研制跑鞋的高手,甚至还配出了类似佳得乐的运动饮料,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手下的运动员跑得更快。幸运的是,比尔·鲍尔曼很欣赏鬼冢虎的运动鞋,并乐意支付500美元入伙蓝带体育公司,如果没有比尔·鲍尔曼的赏识和这500美元,蓝带体育公司将不复存在,更没有耐克一说。家人往往是自己坚强的后盾,为了获得初始资金,不得不再向顽固的父亲借钱,而母亲成为了蓝带体育公司的第一名顾客,面对母亲的支持,父亲只能心软认栽,天知道父亲借给菲尔·奈特的1000美元将换来数以百亿计的财富。合伙人与资金已到位,还差一个销售员,凭借对跑步同样的热爱,菲尔·奈特结识了卖鞋狂热分子杰夫·约翰逊,事实证明,没有杰夫·约翰逊,就没有每年翻一番的销售额。虽然蓝带体育公司的表现很不错,但终究只是做代理,借着别人的品牌做生意,总归会遇到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窘境,菲尔·奈特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还特意买了本新书《如何与日本人做生意》,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必然导致生意场上的矛盾,美国人一向有什么说什么,而日本人的态度似是而非,含蓄内敛令人难以捉摸,加之鬼冢虎频繁更换管理层,让菲尔·奈特很困扰,可他又不得不去应付,这就是生意,一场无声无息的战争。鬼冢虎的运动鞋性价比很高,美国其他地区不断涌现愿分一杯羹的莫名代理商,菲尔·奈特意识到竞争的残酷性,可决定权不在自己手上,他一方面要提升蓝带体育公司的业绩,另一方面要与鬼冢虎高层打好关系。鉴于蓝带体育公司势头强劲,菲尔·奈特不愿停下脚步解决积少成多的资金链问题,所以他不得不面对银行的百般刁难,因为贷款额是逐年翻倍的,这也给银行带来不小的挑战,一旦蓝带体育公司经营不善,菲尔·奈特就会破产,银行也会颗粒无收,每次想到这种可能存在的悲剧,银行职员都会步步紧逼,而菲尔·奈特只能一面忍气吞声,一面苦苦哀求,是不是成为大丈夫之人,都必须能屈能伸呢?

当银行已经不愿冒险借出巨额贷款,当鬼冢虎高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当自己不想再为他人打工,1971年,菲尔·奈特成功说服自己跳出鬼冢虎的阴影,创立属于自己的品牌——耐克,之所以取名耐克,是因为杰夫·约翰逊梦到希腊胜利女神Nike。耐克是菲尔·奈特和蓝带体育公司其他员工一起孕育的新生命,而哺育这位新生命的是当时日本第六大贸易公司——日商岩井。上天眷顾努力之人,就在蓝带体育公司奄奄一息时,日商岩井向菲尔·奈特抛出橄榄枝,就像开发潜力股一样,日商岩井帮菲尔·奈特扫清一切障碍,包括日积月累快瘫痪的现金流问题。全球没有一个地方有过像蓝带体育公司这样专为跑者打造的庇护所,一个不仅出售跑鞋,还颂扬跑者和跑鞋的地方,菲尔·奈特和其他员工是受跑者们敬仰的伟大领袖,创建了属于跑者的教堂,因此,换作其他任何一个有长远眼光的投资者,都会像日商岩井一样扶持这位不断成长的巨人,可现实是日商岩井是菲尔·奈特唯一的救命稻草,其他投资者不了解鞋狗的精神,不愿融入耐克的文化。投资、制造和销售产品已经非常困难了,然而要将产品按时送到急需的顾客手中所使用的物流、机械和水利,会滋生腐败,让公司走向灭亡,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寻找更多地方建立工厂和仓库,最初耐克鞋只在日本生产,后来逐渐衍生至美国本土、台湾、中国大陆、越南等,从另一方面看,衍生工厂也为开拓其他国家市场提供有利条件。让菲尔·奈特又喜又悲的事再一次上演,耐克这个巨人成长得太快,日商岩井提供的资金只是杯水车薪,这就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上市。菲尔·奈特担心上市以后,耐克的文化会被金钱吞噬、被董事会唾弃、被时间遗忘,他与耐克的高层讨论过多次都把上市否决了,金钱是成功的必备条件,手头上需要更多的金钱,但是不到最后一刻,绝不交出耐克让其上市。不可否认的是,菲尔·奈特与这帮员工组成的鞋狗团体在有钱人眼中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像是玩不久的杂牌军拼凑的,但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明显大于差异点,而正是这一点使他们的目标和努力融为一体,所以耐克对他们而言不仅是一个鞋的品牌,不再简单地认为是他们创造了耐克,其实耐克也在改造他们,这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他们接受了弗兰克·鲁迪的提议,研发并推出了堪称后现代艺术品的气垫鞋,这绝对是破天荒的想象,气垫鞋让他们对运动鞋有了新的定义和认识,使他们陈旧的思想观念得以更新和升华。

有人向菲尔·奈特提议以发行A股和B股两种股票的方式上市,因为这样可以让他不失去控制权,菲尔·奈特和其他高层立即表示同意,以彻底解决耐克的现金流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1980年,耐克与另一位巨人苹果在同一周宣布上市,从上市那天起,耐克与阿迪达斯的战争号角正式吹响。菲尔·奈特是一位革命者,他坚信打破常规者,人恒敬之,在他被这个世界惹怒的时候,他选择了反抗,即使被误解、错判和摒弃,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惊心动魄的失败,但他坚持向自己曾经定下的目标前行,试图获得社会的认可,找出人生的意义,没有谁能告诉他将来是否成功,也许会无功而返,也许会事业有成,但无论结果如何,整个过程让他明白了一切都是值得的。

很荣幸能读到这本书,当我读完这本书,不禁回忆起初中毕业的暑假,穿上了第一双属于自己的Nike Air Barwin,自此开启了我与耐克的缘分,也因为这本书,让我对现在穿在脚上的耐克鞋有了新的认识,这种认识接近于欣赏,甚至会因为脚踏耐克鞋而自豪,如果说每双耐克鞋都有一个故事,那么我已经有很多故事可以和菲尔·奈特交流了。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