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张莉)
发布时间:2019-11-0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张莉

应该说,幸福是一种感觉。左拉说:“每一个人可能的最大幸福是在全体人所实现的最大幸福之中。”穆尼尔·纳素夫说:“真正的幸福只有当你真实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时,才能体会到。”拉美特利说:“有研究的兴味的人是幸福的!能够通过研究使自己的精神摆脱妄念并使自己摆脱虚荣心的人更加幸福。”罗佐夫说:“人在履行职责中得到幸福。就像一个人驮着东西,可心头很舒畅。人要是没有它,不尽什么职责,就等于驾驶空车一样,也就是说,白白浪费。”罗曼·罗兰说:“创造,或者酝酿未来的创造。这是一种必要性:幸福只能存在于这种必要性得到满足的时候。”果戈里说:“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对我们的公共利益有所贡献,我就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徐特立说:“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别林斯基说得更彻底:“幸福,假如它只是属于我,成千上万人当中的一个人的财产,那就快从我这儿滚开吧!”

这些关于幸福的名言妙论尽管各不相同,但基本揭示了幸福的基本特征——幸福应该是在创造中的,幸福应该是在服务中的,幸福应该是在研究中的,幸福应该是与别人分享的。教育,恰恰是具有这些共同的特征,因此,教育是让人们幸福的事业。教师从事着这个让人幸福的事业,自然也应该从中得到幸福感。

人的幸福大概有三个重要的来源。一是人与外部物质世界的关系。人有基本的生存、安全的需要,衣食足而知荣辱,基本物质生活的满足是幸福的来源之一。但是,当人把物质追求当作幸福的唯一来源时,他就失去了真正的幸福。物欲是没有止境的。二是人与人的关系。人是一个社会动物,人有基本的交往的需要,成就的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较高的社会地位是人的幸福感的重要源泉。但是,当人把人际关系、名誉地位视为唯一追求时,他也失去了真正的幸福。我们不可能总是为别人而活着。三是与自己的关系。人是一个精神的动物,人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如果一个人有宁静的内心生活,他就真正地找到了幸福。

是在这个意义上,工作再艰苦,如果你真正喜欢它,它就绝对不会伤到你。工作着的人是最美丽的。艰苦的工作不仅代表着工作任务非常艰巨,同时也预示着工作的前景非常美好,值得我们为之努力奋斗。艰苦的工作不仅不会伤害那些热爱它的人,而且能给我们更大更高的额外的奖赏。

从实现自我的角度看待工作,会对所做的事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也就是信念。信念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赢得幸福中的重要性,其实是被绝大部分人忽略的。每个人都会遭遇到挫折与挑战,信念越坚定,渡过难关的力量越强大。拥有信念,追寻梦想的过程就会成为享受,遇祸终化福,遇苦也是乐。

所以,如果能够发现并认可每天平凡工作的价值与意义,坚持不懈地在工作中实现自我,那么,无论是用心地研究学生成长的案例,及时记录自己的生活,还是和同事共读共写,共同探讨,都能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每一个普通的时刻,都会焕发不一样的光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我们都能与幸福相伴。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