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教育最简单(读书笔记)
序言
在序言中,朱旭东,提到的:“教育是发展儿童个性。个性不是孤僻,是在遵循社会普遍规则,准则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
(个性不是玩世不恭,不是不顾及他人感受的随意行为,而是在大众标准下的与众不同,就像我们所说的世界因为有不同的色彩而丰富多彩。)
前言中《生命中最美的馈赠》这个朴素的民间故事寓意是深刻的:作为父母,如果我们留给孩子的只是一些消耗性的财富,是不可靠的;只有给孩子留下一些生产性的、可持续性的财富,才是真正对他们一生负责。
第一件宝物是“阅读”。阅读不但可以塑造一个孩子的智力,还可以塑造他的心理品质。因为任何一部书,只要它是一本好书,往往充满真善美的情怀,会对孩子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非常赞同,我觉得我自己就是因为读书少了,才导致自己的心态不好,在两年前怀孕后有了一整块时间去阅读,慢慢养成了阅读习惯,并买了一大堆书,现在觉得自己的想法,观念都有了很大的改善,观念变了事情还是那个事情,但是看问题的角度变了,自己的心态也变好了,主要是看书后发现世界上的强人优秀的人真的太多了,所以也对这个世界有了敬畏之心。)
第二件宝物是“自由”。给孩子自由,不是对孩子放任不管,而是意味着你必须给孩子“三权”:选择权、尝试权、犯错误权。一个人,首先是个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孩子不可能生下来就是一个懂规范的人,也不是通过我们的外在塑造形成一个完美的人,而是自己慢慢去尝试,而不断完善的人,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些机会,这样他才能成长的好。)
第三件宝物是“良好表率”。给孩子做出表率,不仅是你在外人面前是什么样子,更重要的是你和孩子相处时是什么面貌。和孩子如何相处,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材,你能教给孩子的,全写在这里面了。(言传身教,不言而喻是重要的,我们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教育的过程,上周六的时候,老姐回来,抱怨孩子说孩子老师要他读蜘蛛侠,他觉得没意思,老师都相同的东西,而且还觉得里面的内容不是很好的,孩子就和他又犟了起来,老姐也和他犟,我说那你就给他读呗,他说没劲,我就不读,我姐的性格我了解,其实这不就是再教会孩子犟么,给孩子教会了最生动的一刻。我也不好怎么说)
很多家长的愿望和努力,不但没转化成生产力,反而变成了破坏力,这样令人痛心的例子比比皆是。
家长和家长的差别,经常不是身份、地位或文化程度的差别,而是教育理念决定的手段的差别。(而教育理念不会自己生成而是要通过学习,读书就是其中一种)
经典永不过时,而人性总是相通的。一切教育如地球上的陆地,表面看各板块距离很远,有大洋相隔,其实大海下面它们全部是相连的。只有深入地看,才能联系地看、简单地看。(对于教育原理是不变的,还要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