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中心小学开展语文微课课题月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19-06-1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顾丽芳

金秋十月,金桂飘香,秋风乍起,天已微凉,但这不能阻挡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的教学热情, 10月16日上午,洛阳中心小学顾丽芳老师结合微课课题《微课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执教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桂花雨》,课题组全体老师积极参与本次活动。

《桂花雨》是现当代女作家琦君的一篇散文。顾老师在这节课上通过以读代讲,以读促情,实现了情感上的突破。顾老师注重通过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引导学生将课文读得充分、读得精彩,读出了课文要表达的感情,也读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课目的之一,是使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自求了解,了解不了才给学生帮助一下,困惑得解,事半功倍。”顾老师也正是这样做的。文中说到“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一个“缠”字写出了作者盼望摇桂花时的迫切心情,学生读文后,顾老师抛出问题“老是缠着”是什么样的心情?学生集思广益“期待的心情、希望的心情、迫切心情......”顾老师引导学生感受那种迫切想要做一件事的心情,再去练读句子,作者的那种心情就被学生表达得淋漓尽致。此外,顾老师还特别注重学生的说话练习,“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一句,顾老师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练说“桂花落在______。”让学生自由练说。较好的挖掘了教材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训练点,进行语言实践。

课后课题组成员进行交流与探讨,对微课给予充分肯定与期望。姜唯婷认为老师的课前和课中导学单很好地对教学进行了辅助指导,让学生在跳一跳中体会成功;陈晨觉得老师的课后微视频、材料与课中乡愁一脉相承,有效利用了视频资源和资料补充来实现情感提升;蒋志芬认为老师的课堂利用微课让教学任务清晰、真正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情感抒发为主;秦霞觉得老师的作者介绍十分完整,整个视频让学生对作者有了深入挖掘,感受作者的内心情感变化。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进入到现实课堂中,把学生喜闻乐见的微课“融进”课堂,使学生达到直观感受与深度思考相互交融的境界。顾老师这节课无论是从课前的教学准备还是到课堂的方法指导都做到了尽善尽美,让我们受益匪浅。

(洛小通讯组  撰稿:陈晨 摄影:胡星燕  审稿:许筱华)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