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第一件课,马亚芬老师执教了一节示范课《理想的风筝》。马老师在导入环节,先从复习作者选取的三件事情(谈身残、写板书、放风筝)入手,说说刘老师给自己留下的初步印象。马老师教师激情的语言,将学生带到了课文的精读中来。 在精读环节,教师采用了跳序的教学方法,先引领学生精读课文的七八九自然段,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并做批注,谈谈自己的读书感悟。全班交流时,马教师抓住了刘老师故意放飞并追赶风筝的第九自然段进行教学。 课文的结束环节,教师引读了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在学生声情并茂的齐读中,我们看到了学生的收获。
课后语文组老师进行了精彩点评: 课堂三次出示写景的段落,引导学生朗读感悟。结合课文的重点段落,在步步推进中,在螺旋上升中,学生的每一次读书,都有新感悟在生发。学生不仅明白了写景的作用,而且感悟到了作者匠心独具。 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漾”“笑”等进行教学。篇不离句和段,句不离字和词,抓住了点睛的字词,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教师预设充分,教材解读准确到位,教学方法运用合理。课文主要写了关于刘老师的三件事情:笑谈残腿、转写板书和放飞风筝。放飞风筝的段落最能体现刘老师的生命顽强和坚强乐观,因而,教师上课伊始,直奔中心和重点,让学生默读课文的七八九自然段。这步的教学,尤其精彩。
(洛小通讯组:撰稿:秦唯亚 摄影: 陶静 审核:沈芳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