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德故事》读后感
洛阳中心小学 四(10)班 张苏琴
假期里,我仔细阅读了《中华美德故事》这本书。其中,令我感触很深的有《曾子杀猪》和《凿壁借光》这两篇故事。
《曾子杀猪》讲述了曾子和妻子不惜以猪的性命为代价换回了孩子的信任,起到了感化和教育的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以后会成为一个言而无信的人吗?
《凿壁借光》讲述了西汉时的丞相,著名文学家匡衡。少年时他非常勤奋好学。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就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向邻居借蜡烛,邻居不同意。匡衡就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饿似渴地读起书来。如今,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不能忘记“勤奋”二字。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们要以曾子、匡衡为榜样,做一个人保持身心健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德智全面发展的学生。
辅导老师:孙美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