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的是什么
——读《一间辽阔的教室》之《温暖的橙色》有感
当城市渐渐归于平静,只听得见楼下几只小猫的叫唤声以及马路上疾驰而过的车留下的摩擦声,我更愿意静下心来,读一个故事,伴着它的美好入眠。
周春梅老师的书是带着温度的,正如这篇《温暖的橙色》。
这是一个关于一双橙色手套的故事。那孩子还在上高二,父亲却因病去世。孩子以写作的形式来怀念她的父亲。周春梅老师却犯了一个错,将这个孩子的优秀作文在全班同学面前读了,虽然孩子是同意老师这么做的,可是老师读过以后,她把头埋得很低。
这看似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却又不平凡。实际上,在教学中,我们也常常会忽略孩子们的感受。有时候,某个孩子犯了个小错,我们总喜欢大张旗鼓地在教室批评,甚至一次又一次作为错误的“典范”来谈,试问:谁在考虑孩子的感受呢?记得有一次,有个孩子在吃饭时讲话,被我看到了,我走上前去,说了他几句,之后,我明显感觉到孩子的脸上并不好看,周围的同学那异样的目光射在他身上应该是火辣辣的,我立刻意识到自己应该先问问原因,再下定论。当我走开一会以后,又立马转身回去,询问原因,细细听他讲述,才猛然发现他是想让其他同学把碗放过来进行分菜。我一下子懵了:这是我误解了他。于是,我立刻向他道歉,所幸,他接受了我的歉意。
也许,很多老师认为向孩子道歉是一件失掉教师身份的事,但实际上却更能与孩子交心,更能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相比之下,《温暖的橙色》中的周老师用一双手套表达歉意,可以看出,这是经过认真挑选的,这也是意味深长的。不仅是一种道歉,更是一种温暖心底的行为。此时,对于老师来说,还有什么比保护孩子的心灵更重要的?哪怕是一堂优秀的课也不行。
身处在一个近五十人的班级中,每个孩子都一样,但又都不一样。我们教给他们一样的知识,却往往会忘记他们不同的个性,如果我们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及家庭背景,我们会明白为什么这个孩子是这样的性格,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更是一个永久性的课题,需要我们深入地去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