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父亲的病》有感
发布时间:2017-04-1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王丽萍

 

洛阳中心小学六(11)班    黄兰雁

早就听父母老师说鲁迅先生的文采非同一般,可惭愧的是,我之前居然没有看过任何一篇鲁迅先生的文章。今天终于有幸拜读了他《朝花夕拾》中的一篇――《父亲的病》。

鲁迅先生的父亲得了病,先后请了城中几位“名医”治病,可这些所谓的“名医”不仅胸无点墨,满口胡言,可还是要打肿脸充胖子,白白耽误了病人的最佳治疗时间,讹了许多银子,阔的不得了,却视病人的生命如草芥。到病人危在旦夕时,又强词夺理,百般推脱,完全脱了干系后,丢下这烂摊子逍遥法外去了。可怜鲁迅先生的父亲最后痛苦地逝去。

 鲁迅先生对于这些庸医的批评是毫不留情的,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可他用犀利的语言,将这些医生诊前诊后截然不同的态度刻画得淋漓尽致,父亲“终于躺在床上喘气了”与“名医”“依然康健”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我感受到了尖锐的冲突,揭露了这些庸医丑恶的嘴脸,批评了当事人巫医不分,是非颠倒的愚昧。鲁迅先生以他孩童时期单纯的视角来审视这个社会。夹叙夹议里有着深层的悲怆,字里行间渗透出讽刺和批判。他巧妙地把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时憋的议论糅合得天一无缝。他正话反说,反话正说,谈吐风趣幽默,比喻生动直观,人物刻画更是形象鲜明,将旧社会阴暗的一面赤裸裸地暴露在文字当中。

鲁迅先生的文章大都反映当时社会的现状,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其实,光凭鲁迅先生文章的含韵深刻,耐人寻味,也是极其具有文化价值的。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