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教师教学的主要活动;课堂学习,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毋庸置疑,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
我觉得,在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大前提下,我们可以这样进行教学设计。站在学生的角度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认真钻研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准确把握教材。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教学方法,以数学特有的美感去吸引学生。教师要善于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打开思维的闸门,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境界,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习。
事物并非一成不变的,对传统解题方法的突破,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新的天地,也可以说是一种“松绑”。可以说,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不仅有利于把握教材,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还取得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引导学生积极动脑、动口、抓关键,突出重点,把学生始终摆在主体地位上,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除了依托能突出“以生为本”的教学设计外,我们还应该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把微笑带进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抱有的期望,通过态度、表情、行为等方式,用微笑的形式将期望传递给学生,学生就会受到鼓励,从而更加相信教师,给予教师以积极主动的反馈。
把竞争带进课堂: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
把鼓励带进课堂:学习成功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我们积极推行运用鼓励评语,激励学生进步的教育思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