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育科研>>教师美文>>文章正文
寻求各方助力,寻求解决途径(莫阳)
发布时间:2019-02-1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莫阳

寻求各方助力,寻求解决途径(莫阳)

 “双面学生”的现象,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想遏制这类现象的产生,避免形成全社会范围内的教育问题,需未雨绸缪,多方面合力解决。

首先,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给学生平等的人格,并且和家长沟通,将更加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传授给他们,尽力为孩子营造温馨、和谐、民主的家庭环境。同时,作为教师,要尽可能关注每一名学生的身心健康,不要因为其学习表现良好而忽视他的心理问题。在日常教育中,哪怕是学生的一个动作、一句话语,可能都在传递着心理上的困惑,这需要我们教师注意观察。在察觉到信号,只要及时沟通,以朋友的身份为他解答青春期到来之时的叛逆心理、自我角色定位、责任义务等诸多内容,才能够让他们在家庭生活中多一份理性,少一分冲动。例如,上文中提到的李某某,在遇到他不尊重家长的情况时,教师不应该一味责怪李某某,而是应该与家长交流,与孩子交流,了解具体情况。询问后发现,以前家长很忙碌,母亲为了不让孩子出去,就选择让他在家里玩电脑,以至于现在对电脑达到痴迷的程度。现在,母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孩子已经不能离开电脑了,在他的潜意识里,母亲给他电脑玩是一种爱,禁止他玩则不是爱,进而认为母亲不爱自己了,所以他愤怒之下认为责骂母亲也是顺理成章。那么,先从改变观念入手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在解决这一问题过程中,家长尤其是父母,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不过分溺爱孩子,也不对孩子放任自流,以一种民主、平等的眼光对待他们,乐于听取他们的意见,并对他们的成长及时予以肯定,才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孩子家校表现不一的现象。当然,从客观现状来分析,一名家长要改变交流方式,一个家庭要改变多年来形成的固有传统,并非一朝一夕。这其中牵扯到家庭成员角色定位的全面变革。因此,家长要能够向外取经,向更加专业的人学习沟通的技巧。最简单的方式,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仔细聆听教师的提问、点评,观察孩子在校期间的表现与在家中有何不同,并且和老师、专家一同分析其种种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这样,可以在最短时间内窥探孩子的内在需求,有效解决问题。一味逃避,只会错过最佳的解决时间。随着孩子年龄渐长,内心世界愈趋复杂,沟通也会变得更加困难。所以,教师可以为家长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最后,孩子们的心理状态,以及其所外显出的行为异常,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有关部门对于各个学校的学生心理咨询、疏导工作开展,应当更加重视,让流于表面形式的课程起到实质性的效果。同时,关于心理健康的宣传还应当加大力度,尤其是对于农村学校的家长,更应该让他们了解如何科学应对孩子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从而在全社会形成科学的心理咨询机制。这对于我们下一代人甚至是这一代人的健康发展,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这一体系完善之前,每位教师应懂一些心理学,才能在事态发展趋向恶劣之前及时发现一些苗头。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