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两个重要方面,而家访则是连接这两方面的重要桥梁。老师去家访,和学生的距离拉近了,更利于了解学生的生活、思想。学生在学校如何表现,在家又如何,老师可以根据这些情况对症下药。在家长、学生、教师三方面对面的时候,这种直接的交流更容易使师生间产生信任感,沟通就进入了良性的快车道。随着我校“大走访 大家访”活动的热烈进行,周三下午二(12)班班主任朱老师和数学老师钱老师联系了班级里的三名学生,进行了家庭走访活动。
两位老师首先去了龚梓桢家,虽然是租住的房子,但打理得很是整洁,孩子妈妈还带我们参观了孩子的房间,告诉我们孩子自理能力还不错,回家也能主动先完成各项作业,就是容易骄傲,不太爱读书,学习不够主动。通过交谈,妈妈反映,孩子读书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收获不多,并请教老师有什么好办法,老师也分享了提高阅读能力的一些做法,如:和孩子一起读,交流读懂了什么,学到了哪些好词好句,或者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慢慢孩子就能说的越来越好。孩子妈妈听了很有启发,决定以后会加强阅读方面的训练,并且特意说,孩子回来做的一起作业非常棒,和别班比起来,练得多,还有针对性,并且和课本相结合,家长非常愿意辅导孩子做这方面的练习,希望老师多布置这类作业,时间不长,还能有效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我们去潘诺家家访时,潘诺同学开始非常紧张,全程端坐在沙发上,害怕我们是来向家长告状的,没想到我们只字不提他表现不好的地方,而是表扬他近阶段进步很大,并且鼓励他在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进步。在轻松和谐的闲聊中,我们了解到孩子喜爱阅读,每天睡前坚持阅读----听着老师和妈妈的闲聊,孩子也渐渐放松,把自己的志向、思考统统都讲给老师听,让老师和妈妈都很是欣慰。来到付诗萱家家访时,通过和孩子妈妈聊天,了解到付诗萱同学文静乖巧,在家能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自理能力挺强的。家长也表示和老师有同样的感觉:就是孩子比较胆小,课堂上不够主动。通过家访,家长了解了孩子的在校表现,老师了解了孩子的在家情况,对孩子的成长有了全面的了解。最后,家长总会依依不舍地把我们送出大门口,并希望我们经常到家来坐一坐,聊一聊。
家访,是一座沟通的桥梁,是一门交流的艺术,这次家访,使家长和学生感到十分亲切,从内心深处非常感激教师。通过这次家访,两个老师发现了孩子在家里的一些好习惯,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及时与家长共同寻找解决方法。希望每一个孩子能在今后的学习中有更大的进步,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更加璀璨动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