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进入到现实课堂中,把学生喜闻乐见的微课“融进”课堂,使学生达到直观感受与深度思考相互交融的境界。12月25日,洛阳中心小学李玲霞老师结合微课课题《微课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执教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清平乐村居》,课题组全体老师积极参与本次活动。
李玲霞在课堂后段突出文章情感基调上花了心思,带领学生进入作品意境,围绕让学生找词中反映作者心情的“醉”字入手品读出生活美满、家庭幸福、儿孙融融的和谐美,进而准确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在教学结尾处的微视频介绍辛弃疾生平和《破阵子》这首词成为一个亮点,学生从播放的微视频中了解作者生平,体会作者陶醉之情,抒发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从微视频作品《破阵子》中不同的“醉”,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体会其意境的不同及词人心境的不同。《清平乐村居》中的“醉”是快乐的、尽兴的,全词洋溢在眼前的美好生活和美景都让词人陶醉,而《破阵子》中的“醉”又有何深意有待课后挖掘。教师介绍,辛弃疾的很多词中都有醉,这多达一百多个醉蕴含的感情又都有不同。这一环节的设置,更好将情感的触角延伸至课外,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效果。
课后课题组成员进行交流与探讨,对微课给予充分肯定与期望。陈晨觉得老师的课后微课与课中教学一脉相承,有效利用了视频资源;秦霞老师认为老师的课堂利用微课让教学任务清晰、真正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情感抒发为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不断地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设计微课教学。整整半年的课题研究,使老师们受益匪浅。老师们对微课教学理论由知之甚少到知之渐多,对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的探讨和总结,已经达到了初步的理性认识。当然对“微课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研究认识,也随着学科教学改革的发展而与时俱进,我们相信,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的进行微课创设与使用,会让语文课堂更为精彩。
(洛小通讯组 撰稿:顾丽芳 摄影:顾丽芳 审稿:朱轶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