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一周的雾霾终于消失,办公室的同事们商谈好家访方案后分头如期开展“大走访”“大家访”活动。
这次家访活动,老师们的心灵一次次被震撼与感动。下面请细细品读老师们来自一线的“心灵鸡汤”。
走进学生家庭 架起家校桥梁
经过认真商议、周密安排,12月5日放学后,我们六(7)班语数英三位老师一起走出校门,走进学生家庭,开始了家访活动。
此次家访对象共三名:心理健康发展有困难的学生、学习发展有困难的学生、流动人员随迁学生各一名。三个家庭对我们的到访都略显紧张和不安,直觉让家长认为,肯定是孩子在校表现很差所以老师才会上门。在面对面的真诚交谈中,家长逐渐了解了孩子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孩子自身的优缺点,我们也深入了解到学生家庭情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真实表现。针对学生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针对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我们家校双方又共同商量、探讨教育措施,引导学生明确努力目标、坚定学习信心,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的教育。此时,家长的心情逐渐舒缓,对我们的到访深表感激。
这次家访,我明显感觉到效果比在学校接待家长好得多。它既让家长们及时了解了孩子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也让每一个孩子不在学校却继续享受学校给予的关爱,更让老师全方位地深入走进了孩子的内心。家访,拉近了家长与老师、家长与孩子、孩子与老师之间心灵的距离,在家校之间架起了一座有效的教育桥梁。
(六7班主任:徐丽红)、
所到的某同学家,虽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他们对精神粮食的追求却持之以恒,非常刻苦。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走进那10多平方的小出租屋,生活设施很简陋。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满满的一柜子书。 (高秋芳)
昨天放学后去三位学生家家访,看到孩子们的生活条件,悬殊较大。有的出租屋十分拥挤,个儿高大,快一米七的男孩李乐康趴在床边低矮的小桌子上写作业,看着都觉得累。但一家人勤勤恳恳,父母上中班时要到半夜十一点左右回来,奶奶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此时眼前浮现出该生桌肚里学习用品有条不紊,从无杂物垃圾,衣着整整齐齐的画面,不由再次感慨家庭环境,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习惯的养成影响巨大。女生钟慧怡和弟弟,在父母工作的车间旁边一小屋子里作业。一墙之隔的机器嘈杂声,是否影响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做妈妈的时不时放下手中的活,来关注两孩子的学习。这孩子书写一丝不苟,手抄报图文并茂,只是速度太慢了。沈莹莹家父母笑盈盈地把我们迎进门,妈妈给孩子和我们递过热茶,很温馨的一家子。靠墙就是两台电脑,孩子在自己房间作业,还有自己专用的手机可上网……不管怎样的家庭,由于工作学习生活的需要,手机网络几乎已经普及,很多时候,学生们回家作业,需要上网查资料时,还是缺少家长的指导监督,多少影响他们独立思考,有时甚至沉迷于网络无心学业。 (六10班主任:董贵福)
今天班主任董老师联系的3位孩子,学习状况分别代表不同的层次。但走访后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李某这个男孩。全家5人挤在10多平方的出租屋内。爸爸妈妈长期加班到深夜10点多回家,姐姐上初中,平时生活有近80岁的老奶奶照顾。老奶奶身体康健,把家打理的干干净净,井井有条。所以从孩子的外表看,看不到新市民孩子的影子,孩子在校穿戴也很整洁,自己的桌肚也整理的很干净。真是有怎样的家庭培养怎样的孩子。
当我们走到李某家时,孩子正趴在一张小方桌上写作业。那张小方桌,既是孩子的写作业场所,也是全家人的饭桌。孩子1米75的个子,却在这么矮小的桌子上写作业,我的内心一阵阵泛酸,询问后,他们一年的租金也才3000多。相比而言,我们本地的孩子,学习条件太优裕了,现在高中很多孩子,父母为了做好后勤工作,都租房陪读。这也可以理解孩子们的作业为什么质量不是很高了。但这位李某孩子每天放学后总是及时完成作业,学习很积极。通过与他爸爸沟通,得知:孩子的父母在学习上不能给他辅导与帮助,但却非常支持他的学习,通过一定的策略,培养了他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好习惯,每当父母亲深夜回家时,孩子已完成作业后睡觉了。当班主任董老师中午与他联系家访的事情时,他非常配合,在约定的时间内请了1小时的假,家访结束将近傍晚5点,他继续去厂里加班。
也许正是父母认真工作的敬业精神感染了孩子,化成了孩子自觉完成作业的内动力。 (沈芳英)
昨日的家访,让我最感动的是沈某这个女孩,一回家就依偎在父母身边,妈妈还递给她一杯热茶,让她暖暖身子。这个孩子多幸福啊!其他的两个孩子,回到家,父母都忙于工作或家务,无暇顾及孩子的感受。这个女孩真是太幸福了,就算她在校学习再苦再累,我想此刻都忘到九霄云外了,一切烦恼也全无了!这才是快乐的童年! (万钧)
李查是我们班一位普通的学生,在学校学习表现不是很好,但三位老师都认为他本质上是一个善良的孩子,而且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孩子,那为什么会出现现在这样的情况呢?经过今天的家访了解到,李查家经济条件一般,爸爸妈妈平时都忙于上班,没更多的时间照顾他的生活和学习,他常常需要一个人做饭。同时由于受到其他年龄较大、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孩子的影响,对学习有了错误的认知,虽然家长也经过数次说教,甚至打骂,但收效甚微。今天在老师和家长共同的教育下,他也流下了眼泪,这眼泪可能是出于感动,也可能是出于悔恨,但不管哪种,只要他能体会到老师、父母对他的爱,那必将有所改变。作为教师,通过这样的家访,对孩子有了更深、更全面的了解,我们需要给孩子更大的宽容、更多的关爱,还要能为学生指引正确的前进方向,让孩子沿着大道,自由前行。
(陈幼峰)
这次我们走访的都是几家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简陋的出租屋,斑驳的墙壁、裸露着海绵的沙发,忙碌的工作,五、六点是他们家长正常下班时间,有时是晩上八点上晚班,让我们看到外来务工人员生活的不易,他们在为满足温饱而奔忙。但也看到有的家长家虽简陋但打理的井井有条,对孩子的教育却很重视,述说自己学识的不足而艰辛工作的无奈,对孩子的期望,对老师工作的感谢对我们到访欢迎和重视。但也看到家庭乱得一塌糊涂,孩子作业在一张竹床上,灯光昏暗,连个门也不装,还挂着夏天的纱,呼呼的风吹进来,还说不会冷,习惯了,心里感觉酸酸的,难怪孩子经常完不成作业? (六11班主任:王丽萍)
连续几天的阴雨天气,难得遇到一个不错的天气,想与孩子和家长们来一次别样的邂逅。放学后,我与数学老师走进了我们班一对双胞胎的家中。还未到达,孩子的妈妈已经出门迎接,她一身朴素的打扮,可脸上却洋溢着温暖的笑容。走进家中,十几平方米的屋子里灯光昏暗,孩子在摇曳的亮光下埋头做作业。一张矮小的桌子成了两个六年级孩子的书桌,他们站着写字有些吃力,坐下来写又不舒服。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不禁有些心酸,似乎一下子明白了为什么他们的字常常歪歪扭扭,一下子理解了这个家庭的处境。我拍拍他们的肩膀,在他们的耳边低吟几句,希望他们能体会父母的不容易,自立自强。
这一次家访,不仅给我心灵的震颤,更是让我深深体会到也许了解了一个家庭,才真正是走进了一个孩子。
(六12班主任:莫阳)
昨日家访活动结束,已经万家灯火了,有的老师才走在泥泞的田埂上回家,路虽崎岖不平,但老师们的心却也是久久不能平息,大家在工作群里聊着家访的感受,感叹孩子们的父母生活的不易,同时也深深理解我们的孩子,他们的成长也不容易!但幸运的是,孩子们有缘邂逅了我们洛小的这群可敬可爱的老师们!
(洛小通讯组:组稿:沈芳英和以上老师:摄影:董贵福,王丽萍等老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