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意巴洛克》有感(徐莉莎)
发布时间:2017-01-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徐莉莎

 

书 名

写意巴洛克

作 者

马惠元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

2010-10

作者阐述的主要问题、阐明的主要观点

  音乐究竟是什么?如何言说?在音乐学院教书那么多年的我却越发困惑,越来越觉得教人听音乐、爱音乐是天底下最难的事之一。多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音乐是一种心境》(《艺术世界》1994),虽非学术探讨,但文章立意在今天看来仍有道理。历代作曲家是在怎样的心境中写下点点音符?与之相隔巨大时空的我们,又在怎样的心境中与他们相会?在他们和我们之间,在听觉和心灵之间,如何达到神秘的共振?我最后写道:

  “什么时候,你同这些作曲家、演奏家和演唱家成了朋友,什么时候,你听见了他们在音乐中向你诉说的一切,什么时候,你获得了涌遍全身心的、无以替代的激情,我想,你就绝对是一位听音乐的内行了,因为你找到了他们的心境,也找到了你自己。

读书心得(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等)

  巴洛克是什么意思?这不用我解释了。我想说的是,巴洛克的价值,说一千道一万,在音乐的范畴里,归根到底,就是使人的情感具有了调性。因为巴洛克,人类与生俱来的混沌情感,被调性化为情调,艺术因此上位,生活也因此熠熠生辉。

  艺术或者音乐的作用在哪里?作用就在于它让人的生活变得有腔有调,人于是成了人。没腔没调的人,那是粗人,文艺复兴时候的人,都还很粗放,你读读拉伯雷的《巨人传》就知道了,但物极必反,幸亏有了巴洛克,人们开始收拾打磨自己,让一切变得有腔调起来。

  一些音乐是水藻般的生物,飘着柔韧的触角,在一个你不可知的海洋里自生自灭。你知道它的存在,但不必牵挂于怀。偶尔,你突然瞥过去,从一个幽暗的角度见它已经形容大异。

 读者:徐莉莎                     201719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