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明星[更多]
- 三3班阅读明星04-27
- 三2班阅读明星——王梓欣04-27
- 四1阅读明星04-25
- 四3班阅读明星04-25
- 四2班阅读明星04-25
- 五(10)班阅读明星 叶紫萱04-23
您现在的位置是:
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图书馆>>教师之窗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6-12-2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於柯
读 书 笔 记
书 名 《当呼吸化为空气》 作 者 保罗·卡拉尼什(Paul Kalanithi)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年11月1日
作者阐述的主要问题、阐明的主要观点
全世界只有万分之零点一二的人会在36岁前患上肺癌,保罗·卡拉尼什(Paul Kalanithi)是其中之一。当你读到这本书时,他已经不在人世。保罗曾获得过美国斯坦福大学英语文学及人体生物学双料学位,并于英国剑桥大学获得科学史与哲学研究硕士学位,以优异成绩获得美国耶鲁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即将获得斯坦福医学院外科教授职位并主持自己的研究室。2013年,即将抵达人生巅峰的保罗,忽然被诊断出患有第四期肺癌。自此,他开始以医生和患者的双重身份,记录自己的余生,反思医疗与人性。他的文章刊登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获得了全球读者关注。本书文笔优美,诚挚感人,书里有着对人性、生死、医疗的深沉思索,让全球无数读者为之动容。
读书心得(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等)
每个人都曾思考过生存的意义,或多或少,角度也不尽相同。可我们都时常感到人生苦短无常,同时又感到过程沉闷苦痛,好像是奈保尔说过的吧:人们更害怕无聊。
本书的作者保罗?卡拉尼什是个比寻常人更惧怕“无聊”的人,他从小便善于思考又深具才华,生在中产阶级家庭,有一位出色的医生父亲,但一开始他并没打算按照惯例选择从医,而是对文学和哲学具有浓厚的兴趣。
他对生命的本质有着强烈的好奇和探索欲,先是从书本、继而从生活里不断找寻人生的答案,当他感到文学恐怕不能给他满意的答复时,转而选择了医学。
这就像我们很多人一样,对生命意义的追寻总是缘起感性的迷恋,随年纪和阅历的增长,慢慢转向理性和科学的认证。
我们总以为,只要抓紧时间、努力奋斗就一定能找到,至少擦个照面吧。
的确,因为职业的缘故,保罗不止一次同生死相遇,对躯体的死亡、病患的痛苦逐渐习以为常,和所有负责任的医生一样,他争分夺秒地抢救每一个生命,可在这过程中,保罗慢慢意识到自身的渺小:也许病人鲜活的生命握在医生手中,可死神总是最后的胜者,就算医术是高明而完美的,但世界却不是,即便如此,他仍选择通过不懈的努力奋斗和追求,去接近那条生命的渐近线。
读者:於柯 2016 年 12 月 10 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