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夫老师在班级管理及教学方式的优秀案例,引人入胜,使我深思自己的教学,强烈的中美教育对比震撼我的心灵。
然而他并没有什么惊奇的教学方法,和新课标提出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启发思维!差不多,他们提出来的“自然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不过该章节中,雷夫的女儿卡琳说的一句话让我深有触动:“孩子们上自然课的时候应该放下书本,拿起实验器材。他们必须观察、实验、记录、分析。最重要的是,他们必须失败,并从失败中学习。”在科学课上,设计的实验都是力求学生能做成功的,看到他们想看到的现象。我在百度、谷歌上搜索着小学生能做的实验,现在想想我为什么一定要搜“小学生”能做的呢,原来我是在逃避失败,避免我的学生失败,并且在让学生开始操作之前就已经为他们排除了一些干扰因素,从未让他们小小的心灵经受过任何打击。然而不流一滴汗,不花一点力气就能成功,没有点点失败,没有任何反思,他们究竟获得了什么呢?现在他们还能记得什么呢?
获得一个概念知识,“解决一个问题可能5分钟就解决了,也可能要花两个月”。仔细嚼一嚼这句话,恍然大悟,我现在的教学不就是帮助学生在5分钟内成功的把问题解决掉吗?孩子们快速的突破难题,实现成功,满足了心里所想。但是这种喜悦感无异于一个普通的观众看了一个精彩的表演吧!如果是另一种喜悦感呢,是作为一个表演者通过自己积极动脑探索,不断克服困难完成了一个精彩的表演,这对孩子的影响才是深远的吧!我想我以后的教学应该努力实现“让学生在两个月解决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让他们不断失败!
雷夫老师说他在和学生建造云霄车时,不断经历失败实验的那两个月,是全年自然课中最令学生们惊奇、兴奋的时光。孩子们自豪的说那是他们自己做出来的,他们了解那座云霄飞车的物理原理。雷夫在那两个月期间展现了最佳教学水平,因此我想我也应该向雷夫老师学习闭上嘴巴,敬请学生探索!
这本书里雷夫老师用朴实的语言向我们将他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细节向我们娓娓道来,精彩的教育教学案例让我感受到一个教学工作者的幸福,雷夫老师打造的没有恐惧感的教室,以及他对学生的爱和对教育教学的专注都让我感受到强烈的震撼。美式教育为何能培养出那么多优秀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答案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