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
发布时间:2017-01-0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邹孝莉
怎样把班级努力建设成学生成长的家,使学生在一个平等、安全、温馨、团结的环境中,在得到个性的发展的同时,还学会与人共同生活,学会尊重他人,这些需要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主要有三个构成要素: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一、创造班级环境,建设物质文化
班级文化主要有三个构成要素: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指班级文化中的实体部分,主要包括班级教室的布置,活动设施的购置,以及班级卫生状况等。在我们的学校中,虽然每个教室的大致布置相同,但是每个教室都有自己的班级环境建设,班级中会设置图书角、班级文化墙、黑板报、个人才艺展示板......这些都是从环境的氛围营造入手,旨在建立积极的班级文化。
二、制定和实施班规,建设制度文化
有学者认为班级制度文化包括班级中各种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纪律等,也包括班级中那些无形的习惯、约定俗成的规范,甚至包括逐渐形成的传统和风气等等,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班级凝聚力、道德品质以及基本的行为规范。班规的制定也不是一成不变,教师根据班级的具体现状对班级学生提出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应想遵循的行为准则。当班规制定后,教师检查学生的行为表现,并对不守规则的学生采取一定的措施,例如惩罚。班规的制定和实施是制度文化形成的措施,制度文化的形成又是班级生存和发展的动力。班级文化建设使得学生和教师形成了共同的生活和学习的方式,班级也能和谐有序的发展。
三、组织班级活动,建设精神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包括班级的理想、信念、心理认知、价值取向、情感意志和班级舆论、学习态度,以及为班级成员所认同的文化意识和思想。精神文化是隐性文化,但无处不在,它对于学生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班级文化建设是整个班级的灵魂,它是班级成员的奋斗目标。
班级是学生共同成长的家,在这个家庭中,学生将学会如何关心他人、如何得到他人的关心,不仅得到系统的知识学习,还接受价值观、人生观以及道德的影响。把班级建设成学生共同成长的家是一项长久不懈的活动,需要科学的指导和实践的尝试、反思。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