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辅助栏目>>栏目备份>>教育教学>>教育随笔>>文章正文
再读学会生存(汤云霞)
发布时间:2016-12-3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汤云霞

 再读学会生存

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汤云霞

“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的确,要把着眼点从教育转向学习,从外部的“教”转向内在的“学”,才能借以充分发掘每个人的所有潜力和才能,以适应未来、创造未来,于是终身学习成为人促进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

心理学研究指出,“人是一个未完成的动物,并且只有通过经常的学习,才能完善他自己。”特别是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学会生存”就必须要把学习当做一种生活方式,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终身学习,是指人的一生都要学习,从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学习伴随人的整个生命历程。

“学会生存”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争取生存的权利,提高生活质量。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生存需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科学地安排作息时间,自觉进行体育锻炼是生存的首要条件。而善于调节自己的心态,让自己能够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2、生存需要学会维持生活的知识与技能:除了学会书本上的知识和至少掌握一门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学会一些生活的基本常识。

3、生存需要创造:社会千变万化,要求我们不能墨守成规,得不断创新才能适应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

4、生存需要交往: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平时接触同伴的时间较少,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从小就走出“钢筋水泥支撑”的房屋,多结交让自己能够发光的朋友。

5、生存需要保护环境:懂得怎样去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6、生存需要知法、懂法、守法:学习一些有关的法律知识,学会怎样保护自己。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生存的必要条件,而行为习惯靠的是平时点滴的积累,生存教育必须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

生存是人的本能,活着是本能,活得更好是希望!如何让人们活得更好?教育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准,也是让人们活得更好的推动力。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让孩子树立学习最终是为了更好地生存这一终极认知目标,为了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学习。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