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书为我插上“隐形的翅膀”
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顾静飞
每次听到《隐形的翅膀》这首歌,我总是希望自己也能拥有一双翅膀,一双隐形的,有力的,可以帮我直面人生,找到幸福的翅膀,一双可以带我在教育教学这片蓝天上自由翱翔的翅膀!
朱永新教授说:读书改变人生。一个不读书的教师走不了多远。遗憾的是,我并不是一个爱书的人。我对书的理解仅仅是一张张纸而已,我对文字的理解也仅仅是一些符号而已。在我看来,教学不过如此: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外加一个三寸不烂之舌,足够了!在我看来,书本,不能当饭吃,不能加工资,最多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休闲,或者打发时间的宠物。回想自己工作这几年的读书学习情况,真是惭愧。读的书屈指可数,而那些好书或中外经典文化之类的书却几乎不读,即使看了一两本也都是走马观花,领会不到它的文化精髓,体会不出它的实际意义,也就不可能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成长也就无从谈起。没有知识的滋养,没有文化的积淀,作为教师,教学就不会那么精彩。是呀,要想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游刃有余、自由翱翔,不读书怎么能行呢?正如陶先生说的“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但这桶水始终有用完的时候,所以必须不断地充实自己。知识用时方恨少,学生喜欢有文化有幽默感的老师。在教学工作中,自己也很想把课堂搞得精彩,但却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正是缺乏了知识的滋养吗?写作也是如此,由于不读书的缘故,自己在工作中常常为写总结材料等而发愁,苦思冥想,搜肠刮肚,却又捉襟见肘。
最近,我阅读了陶继新老师的《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这本书,似春风,如暖阳,唤醒了我沉睡已久的知识贫脊的心灵大地,改变了我对读书的错误看法。“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是文化人。而要想拥有文化,就必须读书。经典文化一旦内化到教师的心里,外显出来的就是一道绚丽的风景……”陶老师充满儒家风范的话语娓娓道来,他用睿智的语言告诉我们生活的真谛,教会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工作,怎样当一名幸福的教师!
听了陶先生的教诲,这才恍然大悟,一种柳暗花明的喜悦顿时涌上心头。
我知道,面对读书,我浅薄得很,苍白得很,无知得很!在读书的道路上,我是一个“白手起家”的拾荒者。没有书香,没有书味,我是一棵毫无文化底蕴的小草。说白了,我是一个读书的“后进生”,而且基础非常差!但是,我“后进”却不后退。
我们知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以书作垫脚石,我们可以攀得更高。 “有一个晚的开始比不开始要强上无数倍”。让我们坚信:只要行动,就不会太晚,只要去做,总有收获的时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