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辅助栏目>>栏目备份>>教育教学>>教育随笔>>文章正文
谁不想被期待?(李秋云)
发布时间:2016-11-2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李秋云

    我曾很忧心,因为班上的一名男生。

    开学初,我就注意到了他。作业拖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几近学困。我急得严厉的批评了他,可收效甚微。于是,我转而换鼓励法去激励这个孩子,对他提了一些可行的期望。说来真的有效,他的作业对的多了,课上也开始举小手了!还回答得很好!我很惊喜这个孩子的变化。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赏中,他便学会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便学会谴责; 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便学会好斗; 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便学会忧心忡忡;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便学会相信自己周围的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他便学会钟爱别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互相帮助中,他便学会关心他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亲情、友谊中,他便会觉得他生活在一个美 好的世界。其实 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有一个积极、乐观、进取、勤奋、坚强、 勇敢、好学、豁达、善良、聪明的自我,孩子消极悲观自卑, 大多是外界压抑的结果。多给学生说“我希望、我建议、你觉得、 你能行” 尊重孩子是贯彻素质教育的前提。 彻底改变评语中 “该 生”怎么样,应该多写出“你”的特点、对你的建议、对你的期望,要点燃学生心中的信心。不能出现学生高高兴兴进学校,而一部分学生败兴而出。 教育要为学生的一生负责,决不能仅仅为了考试,我们在培养一个人, 一个将来在社会立足的人, 一个要有创造性能力的人,一个拥有完整人格的人。谁不想被期待?所以,对孩子多一些肯定,多一些期望吧,说必定就成真了呢!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