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爱与责任
——读《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洛阳中心小学 朱云
“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这是教育界人人皆知的事。暑假有幸拜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著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书中真挚的教育情感,一个个他与学生感人肺腑的教育故事,精辟的理论分析,那份当班主任的细腻与认真,用朴实生动的语言娓娓道来,让我顿悟,让我触动,让我如沐春风。
“做最好的班主任”其实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所谓“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也许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个“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我要让我教的每一位学生都有一种幸运感。让他们感到,在李老师班上的日子,是自己生命中最值得骄傲,也最值得怀念的一段时光。”李老师以融入学生当中为快乐,以从事教育事业为幸福。我想,只有热爱学生,才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那别出心裁的教育设计,那精彩绝伦的教育方法才能一个个地涌现。
读着李老师的一个个生动的教育故事,更让我深刻地理解了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爱学生,就是把欣赏与期待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爱学生,就是与学生真诚相对,善于做一个倾听者;爱学生,就是宽容、民主、平等、责任;爱学生,就是以心灵赢得心灵;爱学生,就是用童心报答童心。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试着学李老师那样,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用孩子的大脑去探索,用孩子的情感去热爱。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耐心、细心去换取孩子们纯真的笑容。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还有一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李老师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简直是如数家珍,对陶行知等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育理论那也是信手拈来。我想,李老师之所以能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自然地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正是他长期阅读、积累的结果。他把对体现教育的爱、执著、困惑、幸福、方法、技巧的故事进行了一些思考,并把它们一点一滴地记载了下来。由此可见,实践、思考并记录是成长的秘诀,是成长的关键。“做最好的班主任”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所以我说,李镇西只有一个,没有人能成为李镇西,但只要我们从每天最平凡的小事做起,在实践中思考,在记录中反思,即使我们成不了红花,也定能成为一个绿油油的叶子,在属于自己的枝杈上,婆娑起舞。
书看完了,我的耳边还时时听到这样的声音: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唯有班主任,才能真正和学生“心心相印”,才能真正领略到“人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