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洛阳中心小学六年级语文学科组围绕“聚焦文本表达,提升阅读能力”这一主题,进行了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朱丽英老师执教《牛郎织女》第二课时,全体六年级语文学科组老师齐聚六(1)班教室参与听课。
朱老师大胆打破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与价值,以“为什么要写《牛郎织女》”为切入口,带领学生通过课前搜集的资料从科学的角度得出牛郎和织女不可能相会的结论,然后顺着故事的起源聊开去,以古代诗文《迢迢牵牛星》《荆楚岁时记》进行穿插,了解《牛郎织女》故事的流变,引出学生课前的知识储备,语文不再拘泥于课堂,而是由课堂迁移到了课外,再将课外所得重新带回到课堂,在学生的头脑中由此搭建出一条完整系统的语文链条。朱老师还提出“为什么不写成亲情故事,而是写成爱情故事”这一问题,学生各自谈出了自己的理解,达成共识。籍此,再引入中国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中的其它三个——《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探究中国民间故事的共同主题,渗透比较文学同主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整堂课上,朱老师与学生共同经历文本解读,平等对话,让学生的理性认识加强参与,引发深度思维。尽管学生的思考还略显稚嫩、拘谨,但在课堂上的成长是显而易见的。朱老师今天的教学,给每个六年级老师以全新的启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