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析》读书心得 李倩
发布时间:2018-10-06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李倩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析读书心得

本书分成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介绍了一些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怎样评价一节课,怎样备好一节课。下篇则通过大量教学片段的摘录与评析和典型课例的实践与思考,阐述怎样上好一节课。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们常常听到不同的教师对同一节课作出不同的评价,有时甚至是相反的。因此,我常常思考“怎样评价一节课”,它最基本的标准是什么?今天,我从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

首先,怎样的课是一节好课?

不同的时代赋予了其不同的内涵。从过去信奉的“知识就是力量”,以传授知识的多少来衡量一节课的优劣,到进入信息时代后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衡量一节课的优劣。

通过阅读本书,我明确了当前时代“一节好课”的要求:

    (1)能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数学教学的总体目标,从总目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数学教学已不再是以“传授数学知识”为中心,而是更加关注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思维方式的变化、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和良好的情感和态度的形成等等。

因此,与之相应的课堂教学评价就必须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不仅要关注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还要关注他们的数学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2)能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教师必须对每个学生负责。在课堂教学中承认差异,实行因材施教,使所有学生都具备必要的数学素养。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对他们现有水平来说是最大可能的发展。这就意味着不仅要致力于绝大多数中等水平的学生,还要使那些在数学方面学有余力的学生脱颖而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有所得,达到基本要求。

    (3)能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

    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任何教育均不可能产生什么效果。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的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只有做到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因此,应把课堂上教师是否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指标。

    (4)能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课堂上教师是否能活跃课堂的研讨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问难以及,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否呵护如何呵护,都应成为新时期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

    明确了一节好课要符合哪些标准,接下来便能以此来评价一节课,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评价。

    (1)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评价的总体思路。

    (2)积极倡导改革意识。

    (3)认真观测从意识到行为的具体策略。

    知道了怎样的课是一节好课,如何评价一节课,最关键的还是作为一名教师自己如何上好一节课。这在本书中同样得到了解答。从课前准备的备课开始,就已经对这节课是否能上好产生作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前备课充分,这节课便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

    (1)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

    (2)客观分析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3)注意目标的可检测性,制定明确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

    (4)选择有利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注重小组合作学习。

    (5)设计板块式的教学方案,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顺序。

    (6)充分估计教学过程的复杂性,构建非直线型的教学路径。

    (7)改进教案撰写格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以这七点为依据,备课从了解学生的情况出发,而不是从备教材出发。任何教学活动都要围绕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本书用39页简要阐述了怎样评价一节课和怎样备好一节课。之后近400页都是以实际教学教案为例,通过针字逐句地评析和对整体的体会与思考,潜移默化地告诉读者:(一)任何一节课,都有这节课的意义,无论是新课还是练习课。作为教师,首先要端正态度,上好每一节课,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科学合理、环环相扣。其次,教师用语要规范准确,掌握基本的导入用语、新课展开用语、反馈讲评用语、巩固延伸用语和课堂小结用语。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敢于在关键处设疑,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得出数学规律,不断引发学生间的争论,敢于说不知道,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二)书山有路勤为径。面对同样的一篇教案,听了同一节课,有两三句就总结评价结束的,也有针对每句话每个环节都发表自己意见的,明显前者收之甚少。作为新教师,尤其还在摸索怎样上好一节课,勤奋、专注、坚持是我们快速进步的秘诀。多听其他教师的课,取其精华,留意转折承接词,思考这么设计该环节的原因,如果是自己来上这节课会怎么上。多问经验丰富的老师,这个环节还可以怎么设计?为什么这么设计最好?多记常用词、关键词、专业术语以及各种鼓励词。多思自己这节课有哪些不足?该如何改进?我是否可以尝试另一种方式教学?

    阅读本书,使我对一节好课有了清晰的认识。怎么备好课?怎么上好课?怎么评好课?每个问题都从这本书中找到了具体的解答。正如作者所说,这些评析体会和思考虽说不上是真知灼见,但也不乏冷静和理性的思考。任何一点理性思考得到的感悟都值得记录和推敲。从一开始的浅薄评价至之后的真知灼见,需要时间的积累,经验的积累和长久的坚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应该以身作则,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让学生从自己身上至少学会勤奋和坚持。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