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辅助栏目>>栏目备份>>校长视角>>文章正文
吾校见闻录77
发布时间:2016-04-0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邵小武

 

201646    星期三   大雨
早晨起来,就大雨如注。725,去三学区巡视了二楼、三楼。810,新建主任已经到校,由端校陪同至我办公室。825,区教研室各教研员及电教中心相关同志已到,同时局前街小学的杨丽华老师来开展名师指导活动也已到。850开始,各教研员及电教中心相关同志进入课堂听第二、第三堂课。我分别对三学区各教室进行了巡视。并与朱校一起陪同电教中心庄焕方主任及赵亚需老师到图书馆、微机房、学习中心进行了现场考察。下午100,各教研员与学科主任、组长进行交流,查阅备课及学生作业批改情况。区电教中心庄主任等与朱校及相关人员进行信息反馈。下午220左右,进行调研集中反馈。由新建主任主持。学校由戴校、朱校分别就教学管理及教学研究工作进行汇报。听完汇报后,各教研员对一天的调研进行小结反馈。
张新东校长以“三个新”对语文学科进行了评点:一是语文课堂新气象。张校认为臧明艳与朱丽英的课,积极运用新理念,文本解读新内涵,资源开掘新尝试,语文教学注重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实践活动丰富。但同时也提醒课堂创新要遵守法度,重点难点要更加有效突破,过程设计精减要得当。二是教学管理有新举措,既强调规范又有所创新。三是教师队伍新发展。特别是名师伴成长活动,效益正在体现。他建议,教师要及时确定研究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索。儿童诗课程建设要注重仪式感,更加构建适合师生、享受成功满足的载体与平台。
马伟中校长也对数学学科进行了三点评价:一是课堂在转型。蒋建军的课突出目标意识、板块意识及过程意识,但建议在每一板块的设计与执行过程中还要更到位些。秦丽华的课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师素养好,是个会上课的好教师,建议要进一步把握好课眼,抓住最最关键点。二是教研有品质。特别是洛小的教研机制,学科重在引领、设计,学区重在落实、执行。三是教师已发力。教师们在学校各种制度及活动推进过程中,不仅心动,而且行动,激发了内生力。马校长最后反复强调教师是在磨课中成长起来的,不断磨练才有成长,才有进步。
刘丽华老师对谢丹及宗苏舒两位老师进行了充分肯定,认为她们两位老师虽然刚刚踏上工作岗位,但年轻而又老到,目标要求都能把握得住,谢丹教得自然,宗苏舒手段多样。针对英语课堂教学,刘老师建议要在建立新型的良好的师生关系上下功夫,要师生心灵互通,感情要更加融洽一些,要使学生信其师,亲其师;要把握好语言教学的基本规律,掌握语言不是靠知识传授,而要让学生多实践,形成技能。针对英语教学研究,刘老师对洛小的英语团队高度称赞,认为团队凝聚力强,战斗力强,但也希望要增强英语的课程意识,尤其要对三到六年级的教材进行整体思考、钻研与谋划、整合,用好用活教材,根据项目主题,增加语言输入量。针对教师发展,刘老师希望要进一步提高教师本身的英语专业素养,提高学科组科研含量,要努力申报市级课题。
王继伟校长评点时,本人因接听领导电话,未听全。他对李永泽的科技课进行了评点,也肯定了李老师上的课,目标基本明确,思路较为清晰,基本体现了科学课的特质。希望能更加关注教材、钻研教材,真正确立儿童观点,既把学生当学生看,又要把学生当儿童看,科学设计好教学流程。继伟校长对於柯的语文课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於老师进步很大,成长得很快。对于科学、思品的教学研究,王校长认为要进一步丰富教研活动,构建更多载体与平台,形式更加多样些。针对教师发展,他希望在科学学科上更加注重年轻人的培养,在思品学科上要大力培养一到二名领军人物。
钱新建主任接着继伟校长的话说,小学科的确就是一个领军人物就可能支撑起一门学科,希望学校加快这方面的思考与落实。他说2006年在洛小当校长时就用“美好厚实”(环境美、队伍好、基础厚、工作实)四个字对学校进行了总结,现在的洛小是更加“美好厚实”了。他说学校常态课高效质朴,教学管理譬如学区调研自觉务实,教师发展学校积极助推,学校已由品质发展逐步迈向品位发展。他特别表扬了潘立飞的数学课,说是一堂比较满意的常态课,做到了实而不死,朴实而又高效。对徐丽莎的音乐课在肯定教师素质同时,感觉需要提高的很多,尤其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很辛苦,但显然准备还不充分,学生十分被动,并且缺乏应有的音乐素养。他对全校提出了四点想法:一是要充分重视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一步激发师生活力。对其学科的意义要认识到位,他认为这是一门生活与学习的探究课程,最能培养学生真实性学力,能够改变师生关系,能够转识成智。要进一步规划好其课程建设,实施项目化,强调研究具体问题,强调多样方法,强调学生的真实经历。要重视课程的资源开发与积累,建好基地,归类案例,用好学生成长手册及省教材用书。要强化课程评价,定期开展成果展评等活动。二是日常教学管理要从规范扎实走向活泼生动,重视预设与生成的统一,控制与开放的统一,单一与多样的统一,引领与跟随的统一。三是教学研究要更加走向教学深度变革。要更加聚焦课堂,聚焦真实的教学问题,开展持续性研究。四是教师发展要处理点与面的关系,在重视“三成”机制培养过程中,更加重视群体发展,培养非正式教师研究团体,使教师在阶段性成长与连续性发展上达到有机统一。
最后,我代表学校作为了发言,我认为在当前全区教育强调提升内涵、提升质量的背景下,学校必须进一步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强调抓好教学常规是基本手段,开展教学研究是重要途径,教师发展的关键要素,对于教研员一天的调研,我认为十分辛苦,听课、评课、调研、汇总、反馈,安排紧凑,思维紧张,步履匆匆,循循善诱;教研员们工作十分认真,作风务实,过程扎实,待人朴实;指导、评价与诊断学校具有专业视野、专业思维、专业情怀、专业素养。我要求全校要全面梳理与整理各教研员提出的建议与意见,肯定的要发扬,不足的要改进。要进一步构建完善顶层设计,实现重点突破,促进全面进步。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形成专门的方案,并抓好落实、执行,在创新中提升水平。
调研反馈会用时两个多小时,会后大家还言犹未尽,继续在交流,像这春日的雨水,绵绵悠悠。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