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校见闻录33
发布时间:2015-11-0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邵小武
2015年11月3日 星期二 晴
仍然处在感冒中,不过终于退烧了。6:50到校,初升的秋阳照着校园,温暖注入我身。晓春家女儿来实习,特地到我办公室来报个到。她跟着瑞芳实习,同时在做应考的准备。我也感觉,平常人家的女孩子过平凡人的生活,做个教师还是不错的。工作时是辛苦的,但毕竟一年上班时间就200天左右,关键是能钻研,有感觉,教学成绩有保证;在学生心中有地位,能很好地管理引导学生。能做到这两条,就应该是好教师,是个幸福的教师。
第一节课到学区里去转转,情况是正常的。教师们工作都很投入。在走廊上碰到了顾一桢,问她有关情况,说还没完全处理好。我希望她尽快妥善了结。也跟戴校交待了,让她多跟顾交流交流。仲良到办公室签字,说起了师范时的老师,又讲起同学,一个个个性鲜明,也感叹时光飞逝,春秋代序如梭。秦文来签字,说其父亲在一院查出大肠上有问题,她说着眼睛就溢出了泪水。我想起了几十年前到秦文家去,见到他父亲的样子,当时感觉既慈爱又有点威严。听到秦文这消息,想到曾经一起工作的王山凤老师,心里泛出了酸味。我只能对秦文说,凡人都会有此经历,正确面对,积极治疗,给病人以最大的温暖与信心,才会使病人增加康复的动力。
下午,坐在办公室,静下来看了会杂志。“人民教育”第19期中“教育现代化闯关记”,主要讲了开放以来,江苏教育现代化的历程。而我们恰恰是这个历程的亲历者。上世纪八十年代江苏提出“两无一有”重“双基”,九十年代初提出素质教育的概念,九十年代中后期提出了乡镇现代化工程,2005年提出区域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2010年中长期规划提出2020年实现较高水平的教育现代化,这些,我都记得十分清楚。尤其是2004-2014年在教育局10年,参与制定了若干教育规划,也研读了大量的文本,对全国的江苏的本区域的教育基本上做到了了然于胸,对世界的教育也有初步的印象。现在我又回到了学校,与老师们一起耕耘一片肥沃的土地,感到十分的充实与幸福。在我看书的过程中,不断有人进我办公室打断我阅读与思维的过程,譬如我以前曾经认识的老同志来给你讲讲,有开培训机构的老师来谈培训……我都以平常心对待之。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