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洛阳中心小学第三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的目标要求,为适应学校快速发展的需要,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加快教师人才梯队建设,培养骨干教师的后备力量,根据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培养对象:
教龄五年以内的教师以及调入本校未满五年的30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
二、培养时间:
新教师培养期为五个学年度。
三、培养目标:
“一年适应,三年胜任,五年力争成为学校骨干”。三年内,使新教师能胜任学科教学工作。五年后,使青年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教学水平,能开展教科研工作,适应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努力成为学校的教育教学骨干力量。
四、培养原则:
1、整合性原则。新教师的培养活动与市、区各类培训活动和校教研组、备课组各类教育教学活动有机整合;新教师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个体自主研修有机整合;新教师展示平台与“武进区教育信息网”、 “洛阳中心小学校园网”以及教师个人博客等有机整合。
2、可操作性原则。力求内容丰富不繁杂,操作简便不繁琐。
3、系列性原则。新教师培养主题明确,系列性强,注重跟踪,强调衔接。
4、灵活性原则。在和谐发展的前提下,根据各方面实际,对培养内容、培养方式等可作适当的灵活调整。
5、实效性原则。关注过程,注重实效,多元展示,打造品牌。
五、考核内容与办法
(一)考核内容
逐年考核以下五项一级指标(见附件一):
1.师德表现。师德考核为一票否决指标,由新教师所在学区通过教师座谈、学生问卷、平时表现等形式,从依法执教、爱业敬岗、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方面进行考核。要求老师工作态度端正,工作认真勤奋,自觉学习并努力践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常州市中小学教师“八要”“十不”师德自律规定》《武进区教师职业行为“五不准”》及学校倡导的“五爱”(爱职业、爱学校、爱学生、爱同事、爱自己)等相关规章制度,有良好的师德表现。
满意度考核通过抽样问卷形式展开。
2.教学基本功。主要考核六个方面:
一是口头表达能力达标(在普通话水平测试达标[语文教师达到二级甲等;非语文教师达到二级乙等]的基础上,在演讲等口头表达方面也有较好的表现)。
二是书写能力达标(钢笔字、粉笔字字迹端正,运笔顺畅;倡导练习毛笔书法)。
三是书面表达能力达标(能写一篇语句流畅、表达准确的即兴短文);
四是现代教育技术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达标(在通过教育部门规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的基础上,在课件制作等方面有一定的操作经验)。
五是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达标。
六是掌握听课、说课、评课基本功。
3.教学实践能力。主要考核四个方面:
一是完成规定学时,保质保量参加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培训活动,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校开展的校本研修活动;
二是认真学习并有效落实《洛阳中心小学学科教学工作常规》,通过学习、实践、反思,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养成规范的教学行为;
三是课堂教学能力达标,注重课堂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态,关注教学目标的设定、学习方式的运用、教学策略的选择、学习兴趣的激发、师生关系的和谐等,努力提高学生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满意度;
四是有效落实师徒结对项目,重点考核如何听课、说课、评课,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等。
如出现经学校认定的重大教学事故的,学年考核一票否决。
4.班级管理能力。至少担任过一年的班主任工作或指导乡村少年宫俱乐部活动,主要考核确定目标、组建班委、民主管理、班风班纪、集体活动、主题班会、家校联系、协调配合、学生工作等方面内容。
5.教育科研能力。主要考核科研意识、教学反思、论文撰写、校本研修、课题研究等方面内容。
(二)考核办法和结果应用
1、组建新教师培养考核领导小组。
组 长:周婉平
副组长:李灿炳 张永方 王继伟 端敏明
组 员: 王振方 许筱华 秦 霞 范晓芬 朱轶倩 金兰娟 朱 伟 黄晓春 倪来富 沈芳英 秦 文 殷立新 邓瑞芳
职能部门:教科室 具体负责人:朱轶倩
2、根据本细则所附考核量标,采取“自评--复核――随机抽审”办法开展对新教师五年培养考核,即新教师年度自评、教导处和教科室复核、学校培养考核领导小组对学校新教师培养考核情况进行随机抽审。每学年考核常规基础性指标分均为100分,自主发展性指标分和奖励性指标分为20分。考核得分在70分以下的为不合格,70分——108分为合格,108分(含)及以上为优秀。
考核结果作为调整岗位、绩效工资待遇、奖惩的依据,新教师培养考核总评为优秀的,将作为其他评优评先的优先条件之一,同时直接推荐参加区、市“教坛新秀”“教学能手”的评选。
洛阳中心小学
2013年1月
第五批常州市中小学教坛新秀基本条件
(同时具备)
1.热爱教育,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遵守《常州市中小学教师八要十不师德自律规定》,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高中、初中教师必须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小学、幼儿园教师必须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并具有初级及以上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和相应教师资格证书;教龄2-5年(2009年8月之前、2006年8月以后从教)。
3. 年度考核均为“合格”以上。学生满意度较高。
4. 积极参加见习期新任教师上岗培训和其他继续教育培训,较好地完成培训任务,每年培训不少于48学时。
5. 积极参与学生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关心爱护学生,能针对学生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采取切实有效手段,对学生进行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担任班主任或团(队)辅导员工作,或指导综合实践活动1年以上并取得较好效果;音体美等学科教师能对学生进行特长训练并取得较好成绩。
6.从事本专业或相关学科的教学工作,工作量饱满。具有较好的教学基本功,能较好贯彻执行“教学常规”,教育教学实绩明显。在校际开过公开课或实验课,获得好评。
7.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和培训活动,每学年撰写教育教学案例分析、教育随笔、教育叙事故事等文章或论文至少1篇。
第五批常州市中小学教学能手基本条件
(同时具备)
1.热爱教育,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遵守《常州市中小学教师八要十不师德自律规定》,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高中、初中教师必须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小学、幼儿园教师必须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并具有初级及以上教师专业技术资格和相应教师资格证书;教龄4-8年(2007年8月之前、2003年8月以后从教)。
3. 年度考核均为“合格”以上,并获得一次“优秀”等第或“嘉奖”,或获辖市、区级及以上综合荣誉。学生满意度较高。
4.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培训,较好地完成培训任务,每年培训不少于48学时。
5. 具有较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关心爱护学生,能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采取切实有效手段,对学生进行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担任班主任或团(队)辅导员等其他管理工作,或指导综合实践活动不少于3年,所带班级(团队)或指导的综合实践活动获校级及以上表彰奖励,或本人获校级及以上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音体美等学科教师能对学生进行特长训练并取得突出成绩。
6.从事本专业或相关学科的教学工作,工作量饱满(校长、副校长、中层干部任教周课时数分别为同学科教师标准工作量的1/4、1/3、1/2以上)。在学科教学中经过一个循环教学或在毕业班任教一年以上(小学在低、中、高年段经过一个循环教学)。逐步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具有一定的教学改革能力和有效措施,所任学科学生无过重课业负担,教学效果显著。在校际之间开设过公开课、示范课或实验课,并开设过辖市区级公开课,获得好评。
7.有较强的教科研意识和能力,勇于探索创新,积极参与校级及以上教学改革实验或课题研究,并有阶段总结。
8.近三年内在市级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案例分析、教育随笔、教育叙事故事等文章或论文至少1篇,或在市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论文评比(含教育年会)中获三等奖及以上论文至少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