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有良师来相授 见贤思齐得成长
——洛小开展首次语文名师引领活动
虽无暖阳高照,却有海棠欲放。布谷鸟在杉树林间催促着春耕,而洛小已然是一派崭新的教研风貌。3月17日下午,洛小开展了首次“名师伴成长系列活动之语文名师引领活动”。此次前来指导的是林南小学蔡小玉校长,活动由教科室邓瑞芳主任主持,朱伟副校长以及二年级全体语文老师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
首先,沈雪莲和潘姣两位青年教师分别执教了二年级《蜗牛的奖杯》和三年级《菩萨兵》一课。沈老师以她一贯的亲切灿烂的笑容给课堂带来一抹春日暖意,她巧妙娴熟地使用着多媒体课件,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更让孩子更轻易地理解词语的意思。她多元化的评价语及时地肯定、激励着孩子,使他们的学习情绪始终饱满高涨。潘姣老师作为一名新教师,已经有了一定的课堂驾驭能力。她以菩萨图片导入,不时拓展藏族的相关资料,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课堂中,她及时关注学生的反应,随机应变,给首次听课的导师留下了好印象。
课后,朱校长首先代表学校感谢了蔡校长前来指导,并为她颁发了导师聘书。接着,蔡校长亲切地与大家围坐一趟,使研讨氛围变得轻松。针对两位老师的课,二年级语文老师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也提出了自己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困扰,希望得到蔡校长的指导。
蔡校长首先肯定了洛小教师的勤奋好学,她对徒弟沈雪莲老师的课堂教学评价为“舒服”二字。她说,沈老师良好的个人素养,体现在她的教学语言规范流畅,书写大气漂亮。从学生的表现可见沈老师平时训练有素,更重要的是,沈老师对文本有着自己的思考与理解,能建立在学生已经充分自主预习的基础之上设定教学目标。尤其是在识字教学中,沈老师采用了“随文识、分散写、集中练”的方式,还能利用识字口诀来帮助学生更快地学会生字。蔡校长建议沈老师要更大胆地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感受课堂上自主学习的乐趣,还应关注自己教学的层次性,如孩子的朗读能力是否在教学结束时获得了提升。
对于潘姣老师,蔡校长赞赏了她的“学科意识”,潘老师课堂风格沉稳大气,完全不像是一个第一年工作的新教师。同时,蔡校长也给出了中肯的建议,首先要注意教学语言的准确与规范,课堂教学中要选择性地来进行拓展,并将相关的资料转化成学生容易理解、接受的语言来传递给他们。课堂中所有呈现的资源,都是必须围绕教学目标来展开的,要学会提升它们在教学中的作用。生字词教学的时候要懂得取舍,而词串教学是为了通文理脉,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把握文章结构。蔡校长还向大家分享了她的教学小秘诀,令在座老师深感实用。
活动结束时已近黄昏,然而大家却都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尤其是两位青年教师,在依依不舍送走师父的同时,似乎也更加笃定地感觉到,自己的专业发展之路就是应该踏实、勤奋地一路走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