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泥人博物馆(洛阳中心小学四3班组稿)
发布时间:2016-11-1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钱亚敏

 

参观泥人博物馆(洛阳中心小学四3班组稿)

   题记: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走出课堂,走上社会,不仅能增长知识,放飞心灵,还能陶冶情操。

参观泥人博物馆

武进洛阳中心小学 四(3)班   张晓雪

    秋高气爽,我们学校组织三到六年级去无锡惠山古镇游玩,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参观泥人博物馆。

    进入泥人博物馆,一个个精巧可爱,色彩鲜艳的泥人就映入眼帘。从地方

特色到历史演变,每一个泥人都有一个故事。

    你看这边,两个眉清目秀的孩子正在放鞭炮,男孩伸手点燃鞭炮,女孩用手捂住耳朵;再看那边,一家四口围着一张桌子吃团圆饭……这些泥人和真人同样大小,画面栩栩如生,让人赞叹不已的同时,简直不敢相信这是捏出来的泥人。

    二楼上都是关于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的泥人场景。比如:《嫦娥奔月》《女娲造人》《八仙过海》《麻姑献桃》...... 《将相和》讲的是廉颇去蔺相如家负荆请罪,最后和蔺相如成了好朋友的故事。我看着一幅幅泥人作品,观赏的同时,还学到了很多知识。

    我最喜欢的是一对金童玉女。他们脸上挂着笑容,手里还拿着一个像龙一样

的玉雕......每个泥人旁边都有解释和名字。

走着看着,不知不觉参观完了。从中国泥人博物馆出来,我惊叹这些泥人的逼真形象的同时,也为民间艺人的巧夺天工而折服:这些泥人也是能工巧匠们智慧的结晶啊!

                                                                                                  

参观泥人博物馆

武进洛阳中心小学 四(3)班   王佳璐

926日上午,天气晴朗,我们洛阳中心小学组织三到六年级师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无锡惠山古镇一日游。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旅程,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我们先参观了中国泥人博物馆。

博物馆占地面积11163平方米,一进入中国泥人博物馆,一个个精巧可爱、色彩鲜艳的泥人就映入眼帘。每一个泥人都有一个故事。

你看,那个泥人在卖糖葫芦,那糖葫芦这么红,这么亮,我见了恨不得拿起一串尝尝,我想:那糖葫芦的味道一定又酸又甜、美味可口。

再看,这些泥人在辛勤地劳动,你看他们头上的汗都冒出来了。突然间,我发现那些泥人都没有穿鞋子,而且衣服也穿得破破烂烂,在火辣辣的太阳下劳动。我想:那时的生活一定非常艰苦。

那边还有一个泥人在赏花。只见她坐在花上面,很多蝴蝶围在她的身边,她的嘴巴张开着,好像在说:“你们把世界上的蝴蝶全叫过来让我们表演一场舞蹈吧。

最后,我看见的泥人是一座大佛,他全身金黄的,双眼紧闭着在念佛,而且他比我们真人还高呢!

看着看着就到了两点,我们也应该回去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这次到泥人博物馆参观,让我大开眼界,不仅看到了这些千姿百态、形象逼真的泥人,也感受到了泥人制作者的手艺是多么高超啊!

 

参观泥人博物馆

武进洛阳中心小学 四(3)班   蔡李梦云

926日早上,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学校,今天我们学校三到六年级全体师生要到无锡惠山公园的泥人博物馆去参观,所以我怎能不激动呢?天似乎也很高兴,阳光明媚,万里无云,一阵阵凉爽的秋风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她是那么的亲切而又温柔。

我们坐上了去泥人博物馆的大巴车,车行驶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了目的地----泥人博物馆。

一走进去,我突然眼前一亮,哇!这么多可爱的小泥人,个个都那么精致、逼真。看那座小山上的小原始人,他们有的站着,有的躺着……还有那边山上的小动物,也很可爱。

我们走上了台阶,准备到正厅去看看。只见那半圆形的拱门,也是那么精美。上面雕刻着一幅幅的图案,有女娲造人,有嫦娥奔月......

这拱门就已经让我看得目瞪口呆了,那里面的泥人场景更让我吃惊。看,那个爷爷在和两个小孩在喝茶呢!一个是小男孩,另一个是小女孩,他们三个人都坐在一起喝着聊着,其乐融融。一开始,我还以为他们都是真人呢!看,那个观音坐船航海去了......欣赏着这些泥人,我想:他们虽然动作简单,但一定很难制作,我真是要给做这些泥人的工匠点赞。

看着看着,回去的时间到了,我只好恋恋不舍地回去了。这次参观,我真是长了不少见识,下一次有机会,我一定还再来参观。

                                                指导老师:钱亚敏

点评:孩子们通过仔细观察,抓住了自己觉得妙趣横生的场景,把参观中国泥人博物馆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得具体生动形象。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