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名胜来寻访(洛小五3班组稿加点评)
题记:家乡,是每个人魂牵梦绕的地方。家乡名胜令家乡人民骄傲。寻访家乡名胜,能亲身感受家乡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及优美的景色…… 瞧,孩子们来啦!
寻访古淹城遗址
洛阳中心小学 五(3)班 王婧一
寒假里的一天,我和妈妈一起来到淹城遗址公园。
一进淹城遗址公园大门,我们就看到了一位老爷爷。因为我们对淹城遗址公园还不太了解,所以我开始向他询问这儿的历史和有关的故事:“老爷爷,您好,请问您知道这儿的历史吗?”
“知道一点儿。”他低声说。
“那您能给我们讲讲吗?”我兴奋地说。
“好,那你们听好。”
于是他沉思了一会儿,就绘声绘色地讲了起来:
“一种传说是:淹城曾是商末周初奄国的国都 ,奄君就是当时在山东曲阜之东的奄国君主.相传奄君就是周成王时与商代后人武庚勾结发动叛乱的奄国君王,被周成王所灭后,带领残部从山东辗转逃到江南,在这里凿河为堑,堆土为城,仍称“奄".因为古代三点水的"淹"字与没有三点水的"奄"字通用,一直流传至今,遂有"淹城"之名。另一种说法是:春秋晚期吴国公子季扎不满阖闾刺杀王僚夺取王位,决心与阖闾的强暴政治决裂,"终身不入吴国",便在封地延陵筑城挖河,以示淹留之决心,故名"淹城"。自然,淹城的主人是季扎了。
讲了一会,他喝了几口茶,又说“淹城,这座历史古城,还有许多不解之谜,有待考古工作者、历史学家去揭开谜底。据史书记载,淹城古城墙最高达20米,墙基宽25-30米,全部由泥土夯筑而成。”
“3000年的风风雨雨,留下来的都是造化的杰作。客观存在有的是江南水乡充盈清澈的碧水,有的是沃野上千年遗留下来的几何图形般的丰碑,以及许多蕴藏在地下的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涉足其间,犹如进入世外桃源,给人古老、幽静、深厚的感受。这里的人有这样一种说法:"明清看北京,隋唐看西安,春秋看淹城"。可见,"淹城在人们心目中不同凡响的吸引力。中央和省市有关部门决定,要加紧开发淹城,使之成为太湖风景区的著名旅游点之一。我就知道这些。”老爷爷触景生情地说。
我们听得津津有味,直到老爷爷拍了我一下,才回过神来。
我又接着问:“老爷爷,那您知道关于这儿的故事吗?”
老爷爷说:"知道一个。”
“那您跟我们说说吧?”我越发激动。
老爷爷说:"淹城是商末周初的城池,最外面是一条巨大的环形河,然后是城墙,池城镶嵌,布局相当奇妙。也许奄君想以水克万物,抵挡一切外倾侵。
奄君有个女儿,名百灵,人如其名,百转灵巧。奄君非常疼爱她。
时光流转,百灵长成了容颜迷人的女子。她每日坐在木舟里,盘旋于清澈见底的护城河上。她的青葱素指掠过微凉的湖水。霎那间,她的心荡起了涟漪,莫名的想见一个除了父亲之外的男人。留国留王为保全自己的国土而来,却带走了百灵的心。她请求父王,讲起嫁与留王。
嫁给留王后,以为与之生死相随,于是为了他,偷走了奄国的城镇之宝——白玉宝龟。当夜,留国火攻奄城,奄城被毁。
奄君彻底绝望,自己心爱的公主竟背叛了他,盛怒之下,奄君刺穿了百灵的心。奄君命人把百灵分别葬在‘头墩’‘肚墩’‘脚墩’,许多人以为奄君记恨公主,只有百灵知道,父亲想让她永远守护保佑自己的国家。
许多年后,大奄王来到这里,将鲜花插在公主身边,纪念这位爱的天使......那时的奄国就是这儿。”
我们听了,无比激动。随后老爷爷带我们参观了淹城遗址公园。告别了老爷爷,踏上了归途。这次寻访古淹城遗址,我得益匪浅:不仅了解了淹城的历史及传说,还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家乡的天宁寺
洛阳中心小学 五(3)班 周淋
我的家乡在常州,天宁寺是常州的古迹。天宁寺以它悠久的历史,雄伟的建筑,造型别具的佛像以及那累累的佛学硕果,吸引着千千万万的海内外游客。每一位游客都会流连忘返。
天宁寺的天王殿是中国屈指可数的大殿。殿内的有威风凛凛,神态各异的天王。位居于东的持国天王,梵名提多罗吒,他怀抱琵琶,轻拨银弦;位居于南的增长天王,梵名毗流驮迦,手持宝剑,威风凛凛;位居于西的广目天王,梵名毗留博叉,手撑宝伞,好像在为人类遮风挡雨。位居于北的多闻天王,梵名毗沙门,瞪大双眼,注视前方。
天宁寺内不仅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慈眉善目的菩萨。这些菩萨有的凝神谛听,有的手持宝瓶,有的手拿金勺,有的盘腿而坐,好像在欢迎我们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十八罗汉像,这些罗汉或盘腿打坐,或侧卧凝神,或闭目养神,或埋头沉思,一个个神态逼真,栩栩如生,被视为寺中瑰宝。
天王殿内左右两边供奉着高达7.8米的四大天王,在中国同类塑像中是最高大的。天王殿中的弥勒佛坐在汉白玉神台上,腆着大肚子,咧开了大嘴在哈哈笑,仿佛在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天下可笑之人。佛龛飞檐翘角,上端刻有90尊佛像,精致美观。
大雄宝殿右前角的一口巨钟,重达4吨。左前角是一面直径约2米的大鼓。大殿右后角有一尊泰国佛教协会赠送的铜佛。
最值得一看的是“天宁宝塔”,它享有“神州第一佛塔”的美称。塔身有13层,顶层另算为钟楼。它也是佛门圣地唯一一座带有电梯的现代化佛塔。天宁寺最大的宝鼎便在天宁宝塔塔顶。之所以取名“天宁宝塔”,是为祝颂天下安宁。天宁宝塔最高122米处悬挂着一只大钟,它是由青铜打造的,重30000斤,上面刻精美的图案。借此谐音,每到过年或是中、高考时,人们便来此撞钟,祈求带来幸福、吉祥和好运。
寻访乐山大佛
洛阳中心小学 五(3)班 万 诗 琪
今年快过年时,我和爸妈一起回老家四川过年。过完年,还剩两三天时间,我提议去参观一下乐山大佛,爸妈一再思索后,同意了。参观完了乐山大佛,又去了解了一下,写下了这篇寻访记。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地处中国四川省乐山市,位于民岷江,青衣江和大度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乐山大佛雕凿在民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汇流岩壁上,依民岷江南岸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为弥勒佛坐像,是唐代摩岩造像的艺术精品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国家SA级旅游景区。1928年,乐山大佛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6年12月峨眉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蹈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就造成,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发髻1021个,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
乐山大佛景区由凌云山、麻浩岸墓、乌龙山、巨型卧佛景观等组成。面积约8平方公里。景区属峨眉山风景名胜区范围,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古有“上朝峨嵋,下朝凌云”之说。
“乐山大佛”是后人对这座位于四川省乐山市的大佛的通称。建造于唐代的这座大佛,真实的官方名称却一直是个迷。事实上,根据后来诸多专家考查证实,这座被我们称为“乐山大佛”的石刻雕像的真实官方名称应该是:“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
大佛两侧的岩石是红砂岩,乐山的红岩是一种地质疏松,容易风化的岩石,比花岗岩软,是很好的适宜于雕塑的材料。大佛像雕好后,容易受到侵蚀、风化。乐山大佛在一千多年前的漫长岁月中,仍免不了遭到各种各样的破坏,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
参观了那宏伟的乐山大佛,我不禁感叹:这么雄伟的乐山大佛,在古代,人们建造它的时候,花了多少人力、物力啊!在现代,我们更应该好好保护它啊!
寻访红梅公园的文笔塔
洛阳中心小学 五(3)班 蒋怡宁
我的家乡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文字历史的文化古城(历史上有“龙城”的别称),同时又是一座充满现代气息、经济较发达的新兴工业城市。常州处于美丽富饶的长江金三角地区,与上海、南京两大都市等距相望,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成了苏锡常都市圈。
寒假我来到红梅公园,红梅公园位于常州城区中心。
全园分三区入景。在寻访中,最让我难以忘记的是文笔塔。
红梅的文笔塔公园塔高48.38米,底层外径为9.58米,塔身为砖木结构,七极八面,每层有拱门,中有旋梯环绕而上,登塔远眺,全城的景色将尽收眼底。文笔塔造型优美别致,体态轻盈,风格独异,在古塔中独树一帜。这文笔塔历险沧桑,几度废兴。
文笔塔是一座具有神奇传说色彩的古塔,建于南齐建远年间(公元480-482年),原为太平讲寺塔,至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相传每当塔顶有神光腾现,常州地区必有文人中状元。常州先后出现了十五位皇帝,九名状元,一千三百三十三名进士,还涌现出了一大批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优秀人才,因而就成为常州文化的象征。这也就是文笔塔的来历。
生活了十一年,我对常州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她就像是我的母亲孕育了我,影响了我,一点一滴的改变都牵动着我的心弦。我相信,家乡一定会更美好,常州一定会越来越年轻,也越来越有活力。
指导老师:钱亚敏
点评:不管是本地的还是外地的孩子,对自己的家乡都有一份浓浓的情。在寒假里,他们总算有大把的时间,来把家乡的名胜古迹寻访。他们游览了红梅公园,参观了乐山大佛、文笔塔,古淹城遗址……通过细致的观察,认真的调查,深入的研究,不仅领略到了家乡名胜的艺术美,深切感受了家乡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而且激发了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