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课堂
题记:生活像一幅画,五彩斑斓;生活像一首歌,旋律优美;生活像一堂课,有趣丰富。作为生活中的一员,如果你能学会发现,学会欣赏,学会感悟,那你的生活就会精彩无限。
给永远比拿愉快
洛阳中心小学六(8) 李志威
5月1日,我早早的起床和妈妈一起去无锡逛庙会。
我们乘512公车,在公车上我和妈妈各坐到一个位子。车上的人很多,你拥我挤。中途,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拄着拐杖上了公交车。在既拥挤又摇晃的车厢里,老爷爷的双手紧紧地握住扶栏,看上去非常吃力。车上没有一个人给这位老人让座位,有的低头玩手机,有的悠闲地与旁人聊天,有的看着手里的杂志,一个个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我见后也无动于衷,把目光移至窗外的景色。我有点累了,把手搭在一旁的妈妈身上,可感觉似乎不对。猛然回头,我发现身边坐的不再是妈妈,而是刚刚站着的老爷爷,他还正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我追寻妈妈的身影,抬眼看到她在隔着我不远处的扶手旁站着,正对我微微笑。
又过了几站,上来了一个抱着小孩的妇女。因为车上人多,小孩被挤得哇哇大哭。妇女一边寻找车位,一边往里挤,一路过来,没人给她让座。那妇女挤到我身边,孩子哭得更厉害了。身旁的老爷爷看着那哭闹的孩子,微微颤颤地站起身来,说道:“姑娘,你抱着孩子坐我这吧!”坐在一旁的我似乎被什么震摄了一下,立马站起身来,扶住爷爷:“爷爷,您坐下,让阿姨坐我的位置吧!”说完,我把爷爷按回位置,拉着抱孩子的阿姨坐到我位置上。阿姨连声说道:“谢谢你,孩子!谢谢啊!”“没关系,这是我应该做的。”说完我已经怕羞得满脸通红。回头看看妈妈,妈妈正向我竖起大拇指呢!我的心里甜滋滋的。
随后几站路,车上又出现了几幕让座的情景,整个车厢涌动着股股暖流。
让座虽然是件芝麻大小的普通事,但是当我成为其中的主角时,我体验到了助人的快乐,感受到了人与人互助的甜蜜,懂得了给永远比拿愉快!
点评:这是一个爱心接力棒的传递,妈妈把爱心传递给老爷爷,老爷爷又把爱心传递给我,我们三个又把爱心传递给车上其他人,整个车厢暖意浓浓。小作者通过记录自己让座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给永远比拿愉快!
(指导老师:黄赛燕)
坚持就能成功
洛阳中心小学六(8) 常雪
又是一年“五一”节,街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看起来跟往年相比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今年的“五一“节,对我来说却是不同以往。
今天,空闲之余的我独自漫步在马路边。看着川流不息的车子,听着“叮铃铃……”的车铃声,我不禁激起了想骑车的渴望。于是羡慕、渴望的内心让我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学骑车。妈妈自然成了我的骑车教练。
开始学骑车了。我迫不及待地从家里推出车子,兴高采烈地就想坐上骑。妈妈拦住了我,准备跟我讲讲骑车的要领。可我忙说:“妈,别烦我了,骑车很容易的,我自己会的。”妈妈摇摇头没说什么。于是我就右腿一跨,屁股坐上了座垫,脚往踏脚上一蹬,车子就歪歪扭扭地前进了。虽然摇摇晃晃,不过没有摔倒,心里一阵窃喜。正开心不已,还没明白怎么回事,我就连人带车落地了,弄了一身灰。妈妈在一旁看着我的丑态直笑:“这就是会骑车呀?感觉如何?你以为骑车这么容易啊!还不要妈妈教,逞强吧?”我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妈妈,都怪我太自以为是了。妈妈,请您教我吧!”
经过妈妈的一番锦囊相授,亲临指导。我再次坐上了座垫,但不敢有刚刚的莽撞了。我小心翼翼地掌握着车头,左摇右晃的车子令我心中惴惴不安。我的手心在出汗,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也在顺着脸颊往下流,这一切辛苦的付出都只有一个目标:学会骑车。当我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时,突然,一颗意外之石让我再一次摔倒了,我倒在地上,用脚狠狠地踢着自行车,摸着擦破的膝盖,眼泪也止不住流了下来。
这时,在一旁的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人的一生仿佛也在学骑车,难免会有摔倒的时候。有的人面对摔倒,永不放弃,迎接他的将是一片海阔天空;有的人面对摔倒,半途而废,迎接他的只有后悔与泪水。孩子,你愿意做哪一种人呢?”
“我愿意做前者,愿意永不放弃!”于是,我收起了泪水,爬了起来,我决定从哪里跌倒我就从哪里爬起,重新开始,因为我相信胜利就在眼前。
我想我学会骑车,只是早晚的事,因为我学会了勇敢与坚持。
点评:小作者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记叙了自己学骑车的过程和感受,结尾点出主旨:只要勇敢与坚持,就能做成事情。
(指导老师:黄赛燕)
捏面人
洛阳中心小学六(8) 朱逸君
在我外婆家附近,时常有捏面人的艺人出现。这不,“五一”节这天,捏面人的艺人又在那摆摊了。
走到摊边,看着那一个个颜色鲜艳,活灵活现的面人,我心里羡慕不已。老人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询问道:“是不是想要个面人?”我禁不住连连点头。“好,我给你捏个,不要钱,我跟你外婆认识的,算我送你的。”“太好了!”我大叫起来。老人问我:“你喜欢什么呀?”“我喜欢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孙悟空,能帮我捏个孙悟空吗?”老人爽快地回答:“没问题!”只见老人抽出一根细棒,在上端薄薄地裹上一层肉色的面团,用一块粉色的面团捏成了个猴子脸,粘在那棒上;再捏两块芝麻大的黄面团用竹签挑着,镶在眼睛的位置;又在眼睛里嵌进两粒更小的黑面珠,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就做好了。接着,他用小竹签的一端斜插进眉心靠下的地方,只轻轻一挑,这猴就长出了鼻子了,再用小竹签在鼻子上一划,猴子便咧开嘴笑了。最后,老人又给它按上四肢,穿上红衣服,黄裤子,白底皂靴,戴上花帽子,系上黑白相间的虎皮裙,扎上绿腰带。只见这时的孙悟空,左腿伸直,脚尖点地右腿弯曲抬起,一手抬起如意金箍棒,一手搭着凉棚,警觉地巡视着前方!“好一个齐天大圣!”我忍不住为这位老人的高超技艺拍手叫好!
我接过老人手里的孙悟空,忍不住啧啧赞叹!同时也滋生了想自己动手试试的念头,于是我跟老人说了想法,那老人很乐意地给了我个面团。我照着老人的手法,一捏一团再一按,可是没有一步做的像样。几次下来,仍是如此,最后只好作罢。老人微微颔首,说道:“孩子,你看看我捏起来容易,你不知道我这手艺已经练了有十几年了呀!我是熟能生巧,手头有准儿了。你要想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是不可能的哦!万事都是这样啊!”
我若有所思,万事真是看着容易做起来难呀。每一门高超的技艺背后不知隐藏着多少艰辛与汗水呀!
点评:小作者细腻地刻画了老人捏面人时的动作,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老人的高超技艺。而后通过自己的尝试实践知道了每门高超技艺是用勤练、坚持、努力换来的,结尾深化主题。
(指导老师:黄赛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