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神奇的太空授课(洛阳中心小学四(2)班组稿)
题记:神十成功升空,除了与天宫一号的对接任务外,大家最关注的恐怕就是王亚平的太空授课了。王亚平将在太空中向青少年讲授失重环境中的物体运动和液体表面张力情况。她具体会讲些什么呢?我们洛阳中心小学四(2)的孩子们期待着。观看后大家心潮澎湃。
太空授课观后感
洛阳中心小学 四(2)班 秦舒颜
吃过晚饭,我坐在电脑旁观看神十航天员王亚平老师的首次太空授课录像。这次太空授课的内容精彩纷呈,它超出了我的想象。
航天员在太空中是处于失重状态的,所以他们可以像漂浮在水里的鱼儿一样在天宫里随意游弋。此次授课,王亚平老师就是在这种失重状态下进行的,她主要给地球上的学生们演示了五个实验,分别是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5个基础物理实验。从中我了解到宇航员在天宫测量人的重量和地球上的方法是完全不同的。这些有趣的试验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单摆运动了。只见王亚平老师拿出一个用金属做的支架,松开单摆下的黄色的小球,它只能微微飘上去,不能像在地球上左右反复摆动。接着她轻轻地拉直单摆,推了单摆下的黄色小球。给了它个很小的作用力,它就会朝一个方向不停地转起圈来。这种太空上的失重现象,地球上也有,只不过很难做到,我只觉得是新鲜又奇特呀!
太空授课结束后,我从中学到好多知识,原来太空世界和地面上太不相同了。这五个实验操作起来很简单,但其实背后蕴藏的物理知识却是令人惊奇而深厚的!通过今天看到的太空试验,让我更加赞叹宇宙的神奇,科技的神奇力量。我一定要好好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奥秘。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对神秘的太空感兴趣,愿意为我们的航天事业发挥出更大的力量,向我们“中国梦太空梦”的实现靠近!
点评:航天员王亚平老师的首次太空授课,把你带进了一个神秘的世界,失重状态的会朝一个方向不停地转起圈来,激发了你学习科学、探索太空奥秘的兴趣。
辅导老师:董贵福
神十太空授课观后感
洛阳中心小学四(2) 周一涵
神十发射成功了三位宇航员在太空给我们展示了一堂奇妙有趣的科学实验课。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水球表演和陀螺表演。
王亚平老师先将一个铁环拿出来放入水袋中,等水充满铁环时再把它拿出来。这样一个水膜就好了。接着王亚平老师又拿出一根装满水的针筒插入水膜中,往水膜中注水,水膜慢慢地大起来,最后变成了一个大水球!我大吃一惊,一个小小的水膜怎么能变成水球呀!真是太神奇了。王亚平老师又拿起针筒在里面装上红色水向水球射去,一瞬间水球变成了红色。真漂亮啊!
接着,王亚平老师又给我们进行了陀螺表演,她把第一个陀螺转起来,让它漂浮在空中,这个陀螺不停地旋转着。再拿出另外一个陀螺把它放在空中,给它一点动力,这个陀螺就在空中不断地翻滚着。两个陀螺一个在不停地旋转,一个在不停地翻滚,似乎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王亚平老师告诉我们,只有在失重的环境下,陀螺才能不停地运动。
这些神奇的实验看得我眼花缭乱,我真想立刻去太空体验一下这些有趣的实验。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也坐上飞船在太空中遨游。
点评:水球表演和陀螺表演在你的描述下使人身临其境,老师仿佛看到了电视机前那位眼神发亮、激动的满脸通红的小男孩。相信只要你好好学习,长大后也能坐上飞船在太空中遨游。
辅导老师:董贵福
神十太空授课观后感
洛阳中心小学四(2)陆佳宁
6月20日晚,我在家里观看了神十的太空授课录像,主持人是我国的女航天员王亚平老师。她演示了五样实验,有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有太空失重实验,有角动量守恒实验,还有我最感兴趣的液体表面张力实验,王亚平老师利用液体表面张力在太空中做出来了一个水球。
水球是由水膜变过来的,而水膜是由我们地球上喝的饮用水变过来的。如果在地球上,这是根本不能做到的。刚形成的水于里面会有许多小泡泡,可以用针筒把它们全部吸走,而水球却不会破。水球里面还可以放小水球呢。王亚平老师小心翼翼地把针筒扎进水球内,手轻轻一按,水球里又诞生了一个小水球,慢慢变大,最后把针筒轻轻地往外拉,直到拉出大的水球面,小水球就在大水球里飘来飘去了。
虽然我在地球上没有玩过水膜和水球,但我知道太空和地球上不一样,有很多事情都有区别,就像水球如果在陆地上根本不能做成功,只有在太空上才能做。
通过王亚平老师的实验,我感觉到宇宙充满了未知。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走进科学的殿堂,将来迈向太空,破解更多人类不知道的奥秘,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点评:王亚平老师利用液体表面张力,在太空中做的一个水球永远烙在了你的脑海。“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走进科学的殿堂,将来迈向太空,破解更多人类不知道的奥秘,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这是老师、父母、祖国对你们的希望。努力吧孩子。
辅导老师:董贵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