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大自然(洛小五7组稿)
题记:大自然,一本百读不厌的书!孩子们在大自然这本书里徜徉,开阔了眼界,收获了知识,培养了情操。
游黄果树瀑布
洛阳中小学五(7)班 罗敏
我的家乡——贵州省有很多迷人的自然风景,其中最让我难忘的是黄果树瀑布,那是我家乡一颗“散发着柔光的珍珠”!
“哗哗”“哗哗”——什么声音?爸爸告诉我,那是黄果树瀑布发出的欢迎游客的招呼声。我急忙像轻盈的燕子直飞声音处。
“到啦!”“到啦!”随着一阵阵欢呼声响起,我已随众游客来到黄果树瀑布。
远远望去,我惊呆了!一道宽阔的瀑布垂直飞下来,像一匹宽幅的白布从织布机上泻下来,而那水声仿佛变成了织布机“卡兹卡兹”正唱得欢!白花花的水从悬崖上猛冲下来,落到地上又跳起来,轻盈,优美,像个可爱的舞蹈精灵。
听着瀑布的欢歌,看着瀑布的欢舞,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一副对联:“风刀雪剑刻就万顷盆景,根笔藤墨绘制千古绝画”。这不正是黄果树瀑布雄伟景色的真实写照吗?
随着栏杆继续向前走,不知不觉我已正对瀑布,溅起的水花越来越多,明明是晴天,而且此时已是正午,可空中还是像有雾一般,模模糊糊,看不清对面。此时,只听见一股股水柱撞击地面发出的轰隆隆如雷般震耳欲聋的声音。还不时有丝丝水花像雨水一样划过我的脸庞,带来丝丝凉意。黄果树瀑布果然名不虚传啊!
到了北面的石椅处,已是侧对瀑布,如丝一般的水花不免让人看上去突发奇想:那瀑布,是否似丝绸般柔软?在一片翠绿中,那抹白显得格外耀眼,更是让人浮想联翩。
随着人群我们绕到了瀑布后的水帘洞去了。从瀑布内向外看,在阳光的照耀下,那些散落下来的水珠,五光十色,晶莹夺目,好看极了。
离开瀑布,觉得好似刚刚沐浴了新鲜的牛奶浴,所有的烦恼都跑到了九霄云外去了,如驾着神鹤到仙境神游了一番。
黄果树瀑布真名副其实的“中国一绝”,但它的美,不是一个“绝”字所能概括的……
点评:好一个“黄果树瀑布的美不是‘绝’一个字所能概括的!”本地孩子写游恐龙园,你却用优美的笔触写了家乡贵州的黄果树瀑布。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你对家乡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指导老师:顾祥娟
黄山之旅
洛阳中心小学五(7)班 龚基慧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学家徐霞客对黄山的赞美。八月七日,我终于有幸来到这里,一睹驰名中外的胜地——黄山。
站在山脚,抬头仰望,只见直插云霄的黄山矗立在我的眼前。早就听闻黄山的“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举世闻名,今朝难得一见,如见识不到这三大松的风姿,岂不是要带着遗憾而归吗?想到这儿,我随着人潮的拥挤向上攀登。希望可以观赏到奇松、怪石、云海以及被称为“天下一绝”美名的玉屏楼。
来到半山腰,烈日炎炎,周围的树木耷拉着脑袋,小草伸着舌头寻找着水,此时我已是大汗淋漓,头顶上的太阳似乎还不泄气,发出了万丈光芒。那青松仍然屹立在山上。迎客松伸展着“手臂”热烈欢迎我们的到来。只听身旁的一位硬着舌头讲话的外国游客说:“迎客松——黄山奇松的代表,整个黄山的象征!”
没想到,迎客松名气如此之大!
继续前行,来到玉屏楼,四周绿树成荫,是个避暑的绝佳之地。一排排陪客松在玉屏楼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
随着人流缓慢的步伐来到了山顶。低头俯视,哇!云海是何其美丽,何其壮观!云海一会儿变成了波浪,一会儿变成了鱼鳞……高山被风纱似的云笼罩着,我们站在山顶上,云雾在山腰飘逸着,宛如来到了仙境中遨游。眺望远方,怪石的“怪”一览无余,有金鸡独立、猴子望月、仙女弹琴……陪客松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在和游客恋恋不舍地告别。
黄山,称为“天下第一奇山”名副其实!它奇在千姿百态的松树,奇在千变万化的云海,奇在千奇百怪的怪石……
点评:小作者运用详略得当的方法,详写了奇松、云海,略写了怪石。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奇特秀丽的自然风光,作者的笔下一览无余。
指导老师:顾祥娟
游红梅公园
洛阳中心小学五(7)班 徐向远
早春时节,微寒的天气里,妈妈带我到红梅公园去游玩,让我领略了红梅公园独特的美。
62路公交车刚停下,我和妈妈俩人便在红梅公园对面下了车。在站台这边放眼望去,就可以看到几枝梅花从墙内探出头来观赏城市的风光。这真是“春色满园关不住,枝枝梅花出墙来”呀!
走进公园,首先扑来的是一阵梅花香,这香味纯净疏淡,令人心旷神怡。接着我们走上一条小道,那两边的亭子里有许多人,有的在唱戏,有的在跳舞,还有的在赏梅。这是多么美妙的景致呀!
漫步在梅花园,欣赏着梅花,只见那盛开的梅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有点儿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梅花飘香而送暖,妈妈告诉我梅花开的时候,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一切都要像梅花那样,凡事要早。
过了梅花园,我们继续在公园里徜徉。呵!迎春花、黄金条、常春花也大放异彩。金黄金黄的,一大片,一大片,走在花丛中,就像在金色的海洋里洗澡,浑身香喷喷的。我赶紧叫妈妈给我拍照,我要和早春的红梅公园合影留念。
我和妈妈在公园里这儿看看,哪儿瞧瞧,不知不觉来到了文笔塔。妈妈告诉我,这是古时候的文人墨客在此交流学习的场所。我定睛一瞧,啊!这儿,不仅古人喜欢,现代人同样喜欢。你瞧,艺术家,学生,游客,年老的,年轻的,男的,女的,甚至没上学的娃娃也大有人在。我赶紧走过去,呵!画台边,放着各式各样的画画用品。四周,有的人在画画,有的在临帖写毛笔字,有的在一旁静静地欣赏。而早到的,已经把作品挂在四周,有鸟,有梅花,还有飞天……这些画和真的一样,让我感觉身临其境。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心满意足,因为今天我既领略到了红梅公园早春的魅力,还学到了梅花的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红梅公园是常州腾飞的象征,真乃“常州一绝”!
点评:早春,春寒料峭。可是,在小作者的眼里却是春意盎然,生机勃勃。那是因为小作者有一双慧眼,更有一颗玲珑的心,所以,才能写出红梅公园别样的风光。
指导老师:顾祥娟
游无锡梅园
洛阳中心小学五(7)班 于青青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香。”知道这是描写的什么吗?——梅花。梅花是象征着坚贞不屈的精神,梅花是中国的国魂,所以,我对梅花是情有独钟。一直想去无锡梅园一游,可苦无机会。直到今年我有幸与梅园约会,收获颇多。
汽车在开心地穿行,而一向有警犬鼻子著称的我,早就闻到一股淡淡的花香。不用问,梅园快到了!因为,那是梅花香。
刚一进园,就看到有一颗大梅花树,亭亭玉立,娉娉婷婷,煞是招人喜欢。所以,在花香的包围中在此拍照留念的人数不胜数,当然也包括爱臭美的我喽!
沿着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我们来到一座山上。往上走,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大片的梅花林,那梅花,大红的,淡红的,粉红的,粉白的,乳白的,纯白的,无一不飘着淡雅的芳香。令人有一种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的感觉,沁人心脾。听爷爷说:“梅园最有名的梅花种类都是以前的旧品种,花香浓郁,梅花开的时候,会有世界各地的人们来赏梅。”
山顶上矗立着一个眺望塔,足有十几层层楼房那么高。站在上面,山下的景色一览无余,公园里人头攒动,山上梅花花香迷人、芳香扑鼻……
走到山脚下,发现了一处与美景不相吻的地方。有一个破旧的院子,院子里有一口破缸,房屋里面摆放着各种简陋的东西。听一个住在这地方的叔叔说:“是当年红军留下来的房子。”院边有一口井,井口上有长度不一的裂口,有的地方已有了缺口,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红军当时生活的艰苦情景
梅园,那一株株散发着花香的梅花树,因为一个个为美好生活浴血奋战的战士用鲜血浇灌过,所以,才长得特别旺,开得特别艳吧。
梅园,号称“百年名园”,乃是无锡山水中的一大极品。
点评:无锡梅园,到过的人很多,大家能用各种笔触写出梅园的美。这是情理之中。真想不到,作者在大自然这本书中能品味到梅园如此美妙的极品——梅花,有别有风味的英雄美。
指导老师:顾祥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