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常州历史人物之瞿秋白
发布时间:2012-10-2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邵敏芳

 

寻访常州历史人物之瞿秋白
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五(9)班范辰乾
暑假的一天,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瞻仰了“瞿秋白故居”,去缅怀了我心目中伟大的英雄烈士——瞿秋白。
    瞿秋白故居坐落在常州市的中心地带。我刚踏进大门,就看到了瞿秋白先生的石膏像。只见他身姿矫健,神采奕奕。在他身后的屏风上雕刻着“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这不正是瞿秋白为革命鞠躬尽瘁的写照吗?
我一路参观了主厅、穿堂、过道、卧室、天井和门房,里面有序地摆放着瞿秋白生前用过的东西。从这些摆设,我依稀看到了当年瞿秋白先生努力学习知识的情景!
接着我来到了展览大厅。展览大厅陈列着瞿秋白的人生历程和英雄事迹,让我深入地了解了瞿秋白的一生。
瞿秋白1899年出生在常州,少时家里因为贫穷,付不起房租,只好搬进祠堂寄居。瞿秋白发奋读书,通过他不懈的努力,终于在1917年考入了俄文专修馆。他参加了五四运动的革命洗礼,与进步青年创办了《新社会》和《人道》杂志,并写成了《俄罗斯革命史》和《俄国文学史》,1919年成为共产党员。1923年回国后,瞿秋白写了许多著名的理论文学和论战性文章。最早最全面地翻译《国际歌》的就是瞿秋白。他还参加了中共三大,拿他的《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作了报告。参加了国民党一大,被孙中山任为国民党中央法政委员,参加最高决策。1932年夏末,瞿秋白认识了鲁迅先生,一起共同创作杂文,编辑出版了许多书。当中央红军决定长征时,他的随军请求遭到拒绝,他只能留守苏区。19352月在转移中,落入虎口,被国民党保安十四团俘虏。在监狱中他用最后的时间还写下了《多余的话》这样的千古奇文。最后他还是被杀害了。鲁迅先生得知他遇害的消息,给了他这样的评价:“虽然人被杀了,作品是杀不掉的!瞿秋白的革命精神和为党、为人民的崇高品格是杀不掉的,是永生的!”
瞿秋白先生虽然在这个世界上只生活了36个年头,但是这却是他奋斗的一生。“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这是他的终生奋斗目标。他在短暂的生活中写下了500多万字的著作,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就因为有像他这样的千千万万的英雄前辈,我们的革命才会胜利,我们的新生活才会实现。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年轻一代!

指导老师:邵敏芳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