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文明同行
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五(4)班 沈楠
孔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你不学“礼”,就没有办法在社会中立身。那么,什么是礼仪呢?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一个人,如果失去了文明,他(她)就彻底失败了,因为他(她)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因为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二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记得暑假里的一天下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准备到街上去买衣服,刚走出家门,就只见楼道上布满了垃圾,什么都有(水果皮、零食袋、还有……..)看得我都快吐了,真想插对翅膀从窗口飞出去,可是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啊,这时听妈妈说道:“这是谁干的啊,怎么能这么干啊?”边说边从家里拿了扫把与簸箕从三楼一层一层往下扫,我和爸爸看见了,也帮着妈妈一起干起来,在我们一家三口的共同努力下,楼道里很快变得干干净净。我们三个你看我,我看你,会心地笑了起来。
再想想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着太多的文明礼仪需要我们做好而没有做好的:学校楼梯上的一个个的标志,为什么老有同学不遵守?我们的预备铃响了,为什么老有同学不能及时安静下来,做好课前准备?为什么课堂纪律老有几个同学不能自觉遵守……
你们知道吗,古代人把“聪”分为好几部分——用耳朵听、用眼睛看、用嘴说、用心想,这样的人才能算是聪明的,可有的同学为什么老是做不到?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让我们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美好!
指导老师:姜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