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苦的“溺爱”
发布时间:2016-05-3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孟 国

 

 
 
             如今,有些家长对孩子的爱有些过分,以至成为“溺爱”;不过因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这似乎就得到了人们的理解。然而,不知从何时开始,“溺爱”已延伸到成年子女,而这种变了态的“溺爱”有百害而无一利。这种“溺爱”既有悖于我们的传统文化,也为西方文明所不齿。
 本来子女已成年,有自理能力,即使经验不足,也应给他们锻炼的机会,可是父母对其却是一百个不放心。他们忘了自己在这个年龄的状态:上山下乡、背井离乡,过上了艰难的贫下中农生活;成家后上有老、下有小,工资微薄仍要孝敬老人。
 而今,老人们挂在嘴边的话是:此一时彼一时,社会变了,不能跟那时比。老人们说现在的孩子们太忙、太累。可是,我们年轻时比他们轻松吗?与过去比,今日生活相当富足,以上这些都不是“溺爱”成年子女的理由。
 对成年子女的溺爱,表现在多方面:整日呵护有加,嘘寒问暖——吃早点了吗、喝蜂蜜了吗……使得孩子不胜其烦;不让孩子干家务,做饭、洗碗、洗衣、打扫卫生全部自己承包,有的甚至主动到儿女家做家务,使得自己不胜疲惫;孩子考大学,宁上三本、高职也不到外地读本科,影响了孩子的发展;成年子女有点儿小灾小病,跑前跑后、无微不至,而自己有病却瞒着孩子;特别是有了孙辈,老人们同时“溺爱”两代人而不考虑自己的身体和经济条件,“所有问题都自己扛”。这种“溺爱”的延伸和变态,不会因子女成人而终止,甚至会延伸到老人们实在“溺爱”不动为止……这是何等的悲苦!
 他们的好心,得到的是什么呢?有些年轻人乐得自在清闲,没有责任感,好吃懒做,无所事事,成为长不大的一代;有的怕伤老人的心,表面上接受这种溺爱,心里则不胜其烦;有的子女甚至拒绝接受这种“溺爱”,使得双方关系紧张,各自不快。实际上,老年人在干着一件受累不讨好的事。老人们忽略了子女已经成人,到了该负责任的时候了。
(选自2016年2月18日《今晚报》)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武进区洛阳镇永安里路145号 E-mail:wjlyxx@wjedu.net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