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罢林夕的《世界将我包围》,觉得有种处于现代而情怀不乱的坚持,他的朴实与书呆子气,倒让我有几分意气相投。特别是他写电子阅读与传统阅读的那篇《左右开弓》。我也是这样,同时做两件事,写作看书时要听音乐,网上看电影时又要拿本书在手上,跑步时还要听收音机,仿佛是将自己的人生充实得点滴无余,结果一事无成。
我觉得人都是贪婪的,除了极尽可能地占用自己的生命资源外,又要极尽可能地霸占身边所能拥获的资源。这大概可分为野心族和内秀族两派——前者是那些有权势的人,轻而易举地利用现有优势,去掠取自己想要的一切;而后者纯属屌丝群体,两手空空,秀的是自己内心,要完善它,就只能拼尽身体里的劲头。
两者都是贪婪的。权势在手,只要视线所及,必如咸蛋超人眼中放出的红外线般,烧得你寸草不剩。凡是能壮大自己势力范围和生命态势的,往往不择手段。这些人本来就是很聪明的,一旦得了势,便将聪明转化为狡黠,将所有的脑筋都费在了自己的仕途上:融入体制、混得冠冕堂皇。而后者,一心想着完善生命体,他们的贪婪,是对这个世界刨根问底的掘取,是愚公移山般不疲的精神信守。前者服从于自己的内心;而后者,实际上是社会驱遣的奴隶,活得疲乏不堪。
不久前去银行,因为不懂理财的“游戏规则”,经理在纸上写出换算的公式,让我很是感激。她便忽然忧心忡忡讲了一些肺腑之言,先是提到银行形势的不妙,又讲到她替一位亲戚炒黄金,形势走好时她建议退出,亲戚不听,结果套到现在。她叹一口气:“人都是贪婪的。”接下来她又说起一些大客户,有了钱也是痛苦的,要想着不让这些钱贬值,要挖空脑子让它们“钱生钱”。
她说这番话,原意颇有些无奈。可是在我听来,却有另一番道理:人间的事总是巧妙而纷繁的,你以为你是足够痛苦的,可是你远不知道有人比你更痛苦。你去看某某女星嫁入豪门的风光史,多年以后才发现原来都是血泪史罢了。再加上李银河博士在访谈中说过的:人的生命如同蜉蝣,朝生暮死,多活三十年和少活十年,又有什么区别?贵在有限的生命里追求自由和享受快乐。
快乐地做自己的事。当贪婪成为病态,再无解药可以扭转人生,而当我们将贪婪转化为一种执着,就会让生命在有限的时空里发散魅力。
(选自2015年8月24日《今晚报》)
(选自“网易博客”)